劳务派遣公司虚开发票:法律风险解读

一、虚开发票,怎么回事?

劳务派遣公司如果为了逃税或者别的目的,伪造交易或事项,开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这事儿就大了。

二、犯了法,怎么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这种行为要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来处理。

三、犯罪要件,有哪些?

  • 行为主体:劳务派遣公司自己。
  • 客观行为:真事儿没干,发票先开。
  • 主观故意:明知道是假的,还开给别人。
  • 犯罪对象:国家的税款。
  • 行为后果:国家税款受损,或者有受损的风险。

四、量刑标准,怎么定?

  • 10万元以下,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罚金。
  • 10万到500万元,三年到七年徒刑,罚金。
  • 500万到1亿元,七年到十年徒刑,罚金。
  • 1亿到2亿元,十年到十五年徒刑,罚金。
  • 2亿到5亿元,十五年到二十年徒刑,罚金。
  • 5亿到10亿元,二十年到二十五年徒刑,罚金。
  • 10亿元以上,二十五年以上到无期徒刑,罚金或财产没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除了刑罚,还有啥?

劳务派遣公司可能还会受到行政处罚,比如罚款、追缴税款等。

六、虚开发票,害处多

这种行为严重扰乱了税收秩序,损害了国家税收利益。

七、税务机关,怎么管?

税务机关会严厉打击这种行为,保护国家税收利益。

八、怎么识别,有线索

  • 劳务派遣公司和开票方没业务往来。
  • 发票内容和实际业务对不上。
  • 发票金额异常,或者凭证不完整。

九、案例分析

  1. 广西“7·31”案:虚开增值税普通发票,主犯判了12年,罚金。
  2. 深圳阿苏勒案:开假发票,被罚30万。

十、常见问题,怎么答

  • 常见方式:编假合同,用假信息,伪造发票。
  • 危害:扰乱税收,助长偷逃税,损害公平。
  • 预防措施:加强监管,完善制度,提高纳税人意识。

十一、总结

劳务派遣公司虚开发票,不仅违法,还可能面临重罚。企业和个人要提高警惕,遵守税法,远离虚开发票,共同维护税收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