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于娜 北京报道

近日,益佰制药发布公告,对“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中取消公司产品艾迪注射液中选身份一事做了情况说明。益佰制药表示,各省与益佰制药的供货协议未完全到期,但艾迪注射液将不能继续供货。

今年4月,益佰制药产品艾迪注射液被贵州省药监局查出违反生产工艺规程,益佰制药及相关责任人受到行政处罚,艾迪注射液被停产整顿。因此,广东联盟将其集采中选资格取消。

艾迪注射液是益佰制药的核心品种,是一款知名抗肿瘤中药注射液,占益佰制药年销售额的20%左右。受其停产影响,今年第一季度,益佰制药业绩全面下滑,净利润与去年同期相比由盈转亏。

益佰制药的董事长、实际控制人窦啟玲从一名普通职员开始创业,成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曾入选2018年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是贵州排名前十的女富豪,如今她该如何收拾残局?

对于上述益佰制药的相关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联系采访益佰制药董秘,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核心产品暂停生产销售

益佰制药主要业务包含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大健康产业三大板块,主要产品布局于肿瘤、心脑血管、呼吸系统三大市场,尤其以抗肿瘤药为核心。此次涉事的艾迪注射液,是益佰制药研发的独家品种,也是公司三大中药肿瘤用药之一。

艾迪注射液适应症包括原发性肝癌、肺癌、直肠癌、恶性淋巴瘤以及妇科恶性肿瘤等。在《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3年)》中,艾迪注射液为乙类药品。

2022 年,益佰制药参加了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投标,根据广东省药品交易中心 2022 年 4 月 8 日发布的《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拟中选 /备选结果公示表》,益佰制药的产品艾迪注射液拟中选本次集中采购。

此后,艾迪注射液在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地区各省陆续执标, 2023 年 7 月,首年采购执标完成。

就在艾迪注射液第二年采购执标续期期间,2024年4月13日,益佰制药发布公告,公司涉嫌在艾迪注射液前提取过程中部分工序未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被立案调查,益佰制药及其相关责任人分别收到了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告知书》。公告同时披露,益佰制药的艾迪注射液已停止生产。

在该公告发布的当天,益佰制药又披露收到了贵州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因未及时披露公司主要产品暂停生产对公司经营可能产生影响的相关信息,贵州证监局决定对益佰制药采取责令改正的监督管理措施,对时任董事长窦啟玲、时任总经理窦雅琪、时任董事会秘书许淼,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4月19日,益佰制药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黔药监行罚[2024]12 号)及行政监管措施通知书——《暂停生产、销售通知书》(黔药监生产(药化)暂停[2024]2号),其他相关当事人窦啟玲、 梁建琼及邓思雄分别收到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具的《行政处罚决定书》(黔 药监行罚[2024]12-1 号、12-2 号、12-3 号)。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益佰制药在艾迪注射液生产过程中存在药材提取的部分工序未按照批件工艺进行操作、批生产记录中部分工序步骤记录不准确等多项不符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的行为,情节严重。综合考虑违法事实、性质、情节和社会危害程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的规定, 贵州省药品监督管理局责令益佰制药立即改正违法行为,并决定罚款200万元。同时,相关责任人也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作为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的中选药品,艾迪注射液供货区域为广东、山西、河南、海南、宁夏、青海。截至目前,上述供货区域内各省供货协议未完全到期。益佰制药表示,本次公司产品艾迪注射液被取消广东联盟清开灵等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身份后,在上述供货区域内各省供货协议到期前,艾迪注射液将不能继续向上述区域供货。

显然,这对于益佰制药而言将是一笔不小的损失。益佰制药公告显示,艾迪注射液在广东联盟供货区域 2020 年、2021 年、2022 年、 2023 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 1.57 亿元、1.35 亿元、0.99 亿元、1.08 亿元,占艾迪注射液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1.31%、19.53%、20.51%、22.79%。

实控人面临业绩困局

经历了艰苦的创业时期,窦啟玲和合伙人推动佰制药成为上市药企,2004年3月,益佰制药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贵州省首家上市的民营企业。窦啟玲与窦雅琪互为一致行动人,二者为母女关系,窦雅琪现为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不过,近些年,益佰制药的业绩经历了大起大落。

2018年,益佰制药业绩“大变脸”,因对商誉计提减值,虽然实现营收38.83亿元,但归母净利润却亏损7.25亿元。

2019年至2021年,益佰制药实现扭亏为盈,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1.42亿元、2.29亿元、2.44亿元。但这一趋势并未延续到2022年。年报数据显示,2022年,益佰制药的归母净利润又出现亏损为4.26亿元,业绩大幅下滑主因之一仍然是计提商誉减值准备增加。

这引发了监管关注。2023年6月,上交所对益佰制药下发关于2022年年报的信息披露监管工作函。文件中提到,报告期末,公司对子公司海南长安国际制药有限公司、德阳肿瘤医院有限责任公司合计计提商誉减值准备5.37亿元。

作为益佰制药的王牌产品,2015年前后,艾迪注射液销售势头迅猛,是年破10亿元级别的抗肿瘤中药产品。不过,近年来,艾迪注射液销量逐渐出现下滑。2020 年至2023 年,艾迪注射液的营业收入分别为7.37 亿元、6.93 亿元、4.80 亿元、4.73 亿元,占公司整体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21.61%、 20.71%、17.57%、16.77%。

销量第一的产品停产也对益佰制药业绩带来冲击。4月19日,益佰制药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今年一季度,益佰制药实现营业收入约为5.73亿元,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16.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2023年同期相比下降255.58%,约为-6845.48万元。益佰制药给出的理由为“主要系本期艾迪注射液停产,收入大幅下降”。

实控人窦啟玲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业绩困难,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益佰制药多名董监高辞职。

益佰制药5月18日公告显示,因工作变动原因,蒲健申请辞去公司第八届监事会非职工监事职务,辞职后蒲健将继续担任公司其他职务;4月30日,公司独立董事宋勤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第八届公司独立董事职务、董事会提名委员会主任委员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委员职务。此前,在今年2月,公司副董事长暨联席总裁郎洪平因个人原因申请辞去公司副董事长、董事、联席总裁职务;公司副总经理暨董事会秘书许淼因个人原因辞职。

“不只是益佰制药,家族式企业在公司内部治理层面有一些不足之处是通病。” 医药行业独立评论人肖肖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家族纷争、婚姻变化等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到企业发展,在产品问题背后,实际上也是家族企业在执行质量管控、发展战略等公司内部治理上存在的问题。

见习编辑:邓舟羽 主编:陈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