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常将“烟火气”作为繁荣市井生活的代名词,似乎烟火气息浓郁之处必然人流涌动、经济活跃、热闹非凡。昌江区新枫街道三河商圈就位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昌江河畔,商业、文化、办公、酒店、餐饮业态、历史遗迹交织。在多元化的商业空间场景、互动感极强的社交氛围、沉浸式的消费体验中,“新业态”正在推动沉浸式消费全面预演,激发商圈新动能。

文化底蕴“加分”文旅消费

南倚迎宾大道,西接杭瑞高速,东临客运总站等一系列区位优势,让景德镇中国陶瓷城成为自驾或者乘坐大巴的游人出入景德镇市区的必经之地。20多万平方米的陶瓷城内,共分名人名作、雕塑、陈设、仿古、综合、日用等经营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一期间,新枫街道联合中国陶瓷城举办了20周年庆系列活动,举办文艺汇演,发放购物消费券、打卡送手串,开设经典老市场、 百家陶瓷创意集市......文娱游购一站式体验让游客流连忘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举办的周年庆活动,不仅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纷至沓来,各大店铺迎来了一波消费热潮,带动了陶瓷城经济的繁荣,也凝聚了我们这些商户的心。”作为首批入驻的党员商户,爱日堂老板占云达表示,这两年生意很艰难,都在愁客流问题,眼下正是景德镇的旅游旺季,没想到活动引流效果这么棒,希望政府多举办类似的活动,让流量长流。

点亮“夜经济” 升腾“烟火气”

每到傍晚时分,在距离三闾庙清街几步之遥的三闾庙美食街上,各类摊位在道路两旁有序排列,卤味、烧烤、臭豆腐等各类美食摊位上座无虚席,深受年轻人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改造后的美食街,在三河村居住了十多年的吴女士说,“晚上没事的时候都会叫上朋友一起,吹着晚风、吃着宵夜、闲聊几句。”在城市更新的背景下,得益于项目的实施,改造后美食街全长约520米,道路宽约20米,涵盖餐饮、小吃、超市、住宿娱乐等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味蕾游”是年轻人当前出行的热门选择,人流来了,消费火了,最欣喜的便是商圈中的商家。“因为靠近景区,这个假期我们店每天都很忙,日均客流量较去年明显提升。”位于新枫街道三河村的小梁园是一家以赣菜为特色的餐饮企业,企业相关负责人张家荣告诉记者,自开业以来,餐厅通过线上加线下的宣传方式,不断提升知名度,每个月营业收入都能达到150万元以上。

围绕“新消费” 升级“新场景”

“多亏了新枫街道及时帮忙协调,不然还真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完工,感谢为我们企业做好事、做实事。”清街创想项目企业负责人说道。

清街创想项目位于昌江大道瓷都大桥西侧古码头清街旁,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米,由A/B/C三栋公寓写字楼及裙楼和D栋商业楼组成。

项目推进过程中,街道积极落实属地责任,聚焦企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第一时间开展专题研究,通过多次不间断走访调研,并借鉴其他先进地市楼宇平台经济的典型经验,创造性提出适合新枫街道的楼宇平台数字经济“1+3”工作模式。牢固树立“万干入万企,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将街道、村、楼宇三组队伍凝聚成一条心,形成“街村楼宇,3级联动”机制,帮助楼宇及楼宇内企业解决“急难愁盼”等发展难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街创想项目效果图

据介绍,该项目将于2024年7月份完成综合验收,目前已对接景德镇头部餐饮品牌、外地特色餐饮品牌、本地名小吃资源以及土特产、研学、剧场等资源,预计10月份完成整体氛围打造,2025年元旦开街。届时,将进一步补齐昌江区商业功能缺失这一城市发展短板,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的购物体验。

消费作为反映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一环,承载着彰显经济活跃度的己任。如今,消费活力和潜力被进一步释放,丰富的消费业态,将旅游、商业、文化融为一体,不断丰富着三河商圈内涵。

注:凡属于本公众号原创的内容,未经允许不得私自转载。

文丨余紫璇

编辑丨王澄

审核丨涂伟明

欢迎向昌江区融媒体中心投稿

投稿邮箱:cjq3497@163.com

新闻热线:(0798)8337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