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3日讯(记者 梁祥才)郑州煤电(600121.SH)投资者期待已久的资产注入或将迎来新进展,财联社记者今日从公司股东大会现场获悉,未来首批有望注入的两家煤矿合计可采储量约16.2亿吨。

年度股东大会上,控股股东郑煤集团董事长、郑州煤电副董事长于泽阳表示,自从集团做出资产注入公司的承诺以来,一直在对旗下所拥有的煤炭资源进行梳理和改造,目前来看,未来首批有望注入的项目为杨河煤业与内蒙古浩沁煤田。

据悉,截至2023年底,杨河煤业查明储量33665万吨,可采储量6637万吨;核定产能120万吨/年;浩沁煤田查明储量31.06亿吨,可采储量15.53亿吨;规划建设二对矿井,年产能共1200万吨,目前处于探转采阶段。

于泽阳在股东会上表示,因杨河煤业近几年产能利用率不理想,导致其业绩持续亏损,集团去年底在取得该煤矿剩余60%股权后已实现100%控股,有信心未来通过加强管理等方式改善该煤矿的经营指标,初步预计未来两三年左右能使其具备注入上市公司的条件。

对于浩沁煤田,于泽阳表示,虽然集团不是100%控股(持股51%),但从目前进展情况看,未来两年左右仍具备装入上市公司的可能性。目前,根据内蒙古政策要求,当地煤炭资源开采需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集团正在积极的寻找就地转化的合作伙伴,一旦就地转化项目落地,该煤矿就具备了探转采的可能,实现探转采后,就具备了装入上市公司的条件。

公告显示,截至2023年末,郑州煤电煤炭资源储量为5.67亿吨,可采储量为2.55亿吨。若上述两大煤矿资源能成功装入上市公司,将增加约16.2亿吨的可采储量,是当前公司可采储量的6.4倍。

据悉,自2012年郑州煤电与控股股东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后,有部分煤炭资产因达不到注入条件仍保留在郑煤集团。为解决与上市公司的同业竞争,郑煤集团2018年曾做出过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的后续履行解决方案。

据2018年公告,当时郑煤集团潜在注入的煤矿资产包括大平煤矿、杨河煤业、浩沁煤田、磴槽煤矿等在内的数家煤矿。

值得一提的是,于泽阳在会上表示,公司目前制定了新的煤矿智能化建设规划,要求在三年内所有的煤矿都要实现智能化,公司也将会获得相关的政策性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