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贝克称中国若不参与全球气候目标将难实现。哈贝克此言显然是指责中国应减少煤电比例,然而德国自身却重拾燃煤,明显的双标行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德国副总理哈贝克再度放话,要求中国放弃燃煤发电,并声称没有中国的参与,全球气候目标无法实现。此言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广泛争议。哈贝克在自家重启燃煤的背景下,竟指责中国应减少煤电比例,其言辞之偏颇,行为之双标,令人瞠目结舌。

2023年,德国面对能源危机,迫于现实,放弃核电重启燃煤发电。数据显示,当年德国煤炭发电量占比回升至33%左右,这是德国在能源政策上的一大转折。德国声称此举是为了应对天然气短缺危机,但这一举动却与其长期以来倡导的“绿色转型”背道而驰。对于哈贝克这位绿党出身的副总理来说,德国国内的政策转向显然是一种现实妥协,但他却在这种背景下高调要求中国减少煤电,实在令人不齿。

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煤炭占中国电力供应的近60%。然而,中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方面也付出了巨大努力。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超过1000吉瓦,占全球总量的30%以上,太阳能和风能的装机容量更是世界领先。中国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投资力度堪称全球之最,2022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上的投资达到了3800亿美元,占全球投资总额的40%。在这样的背景下,哈贝克要求中国放弃燃煤发电,显然忽视了中国在能源转型方面的积极作为。

哈贝克的言辞之所以引发广泛争议,还在于其“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双重标准。德国自己在面临能源困境时,重启燃煤发电是为了应急,而中国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同时积极推进可再生能源却被指责,这种做法令人不禁质疑其公正性。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哈贝克的言论无异于自己打自己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