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考历史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相关文献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紫禁城 摄影)

公元1620年,八月初一,明朝的倒数第三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登基了。

皇帝登基,这在历朝历代都是大事儿,史官肯定是要详细记录的,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史料的记载得知,朱常洛登基的这天,气色红润有光泽,走路虎虎生风,仪态从容自然,可以说是满面春风得意。

要知道,朱常洛登基的时候还不到四十岁,你管他叫老皇帝,那肯定是不合适的,而且从他当天登基大典的表现来看,他是身体素质是非常不错的。

而且,在有关朱常洛登基之前的记载中,我们也没有看到朱常洛有爆发过什么急性疾病或者长期患有过什么慢性疾病,诸多迹象都表明,朱常洛当时是健康的。

可是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一点是,登基大典不过十天,也就是八月初十,朱常洛就病倒了。

而且,还不是头疼感冒这种微恙,而是立刻就患了重病,几乎到了卧床不起,水米不进的地步,俨然已经危急到了生命。

一个好好的大活人,十天时间突然就病了,那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必须在有限的史料里找到有关于这十天的任何蛛丝马迹,而这其中最为显眼的一个记录就是,朱常洛的父亲万历的宠妃郑氏,借着祝贺新皇帝登基的由头,给朱常洛送去了八位美女。

这个线索,主要来自于《国榷》和《罪惟录》。

《国榷》中说,郑氏给朱常洛送去美女八位,之后光宗的身体素质就开始下降,而《罪惟录》则说,郑氏给朱常洛送去了一些美女,具体多少不知道,但是自从送去之后,不到十天的时间,皇帝就生病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福王朱常洵 形象)

这真是奇怪了,郑氏的儿子是福王朱常洵,而这个朱常洵在万历的时代曾经长期是朱常洛的皇位竞争对手。

现在别人家的孩子朱常洛登基了,你的孩子朱常洵落选了,你嫉恨,敌视朱常洛还来不及呢,怎么会这么好心跑去给朱常洛送美女呢?

不管怎么看,都不由得让人联想到一句歇后语:黄鼠狼给鸡拜年——你是没安好心呐。

光宗朱常洛,他爸爸万历打小就不喜欢他,对他更加不好,堂堂帝国储君皇太子,竟然十三岁才出阁读书,而且也是三天打渔两天晒网,动不动就因为各种原因辍读了。

在这种冷漠的父权和皇权凝视之下,朱常洛养成了孤僻的性格,他十分压抑,人生迷茫,紧张和惶恐始终如影随形的伴随着他,那么在他登基之后,他就很有可能通过酒色享乐的方式来放松自己,或者是以这种行为视为过往生活的一种补偿。

那这么看来的话,郑氏这几个美女那算是送到位了。

看似顺理成章,但是我们还要考虑到,就算朱常洛好色,十天时间就被美女掏空,导致身体出现了如此严重的异常吗?

事实上,从八月初一登基开始,朱常洛就一直没闲着。

老皇帝万历活着的时候,全国范围内征收矿税,可各地哪儿有那么矿场让朝廷去收钱,所以无非还是从百姓的身上搜刮民脂民膏,朱常洛上台之后,立刻全面叫停矿税,他这个惠民政策执行出来之后,朝野欢腾,不仅百官纷纷给皇帝点赞,百姓更是深感其恩德。

万历这个人吧,穷奢极欲,虽然他不怎么上朝,不怎么工作,但是并不耽误他花钱,日常生活要花钱,修房子盖宫殿要花钱,给媳妇郑氏买化妆品要花钱,反正花钱的地方多了去了,因此万历时常超额开支,以至于皇帝是够花了,但是短了不少朝廷军需的缺,更经常拖欠辽东军饷,朱常洛登基之后立刻打钱,往辽东派发了二百多万两的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神宗朱翊钧 绘像 局部)

万历不爱上朝,不处理政务,那么朝政工作经常会陷入瘫痪状态,有些时候三司里没有长官,六部里没有尚书侍郎,满京师里转悠,你到这个部门去,这个部门没人上班,你到那个部门去,那个部门里没人上岗,那时候你想要在朝廷里办点事儿,今年正月初一把你奏疏送上去,来年正月十五也未必能批下来。

朱常洛登基之后,立刻调整人事岗位,增补官员,并且还重用了一大批名臣,比如袁可立就是在这一时期被提拔起来的。

从朱常洛八月初十生病之后,他基本上就没有能力理政了,所以以上这些事情都是没有生病的这十天内完成的。

这十天的工作强度这么高,朱常洛还有多余的精力来沉迷女色吗?

大概是没有了。

所以,朱常洛的患病不一定是因为被女色掏空了身体,也有可能是出于其它原因,比如,郑氏派过去的美女蛰伏在了皇帝身边,偷偷给皇帝下毒,这才导致了朱常洛的健康状况急剧下降,因为当时皇帝的状态也比较符合中毒的情况。

这只是一种猜测,但是无论如何,朱常洛病了。

既然皇帝病了,那么就治呗。

明朝的医疗技术,已经是很发达了,永乐时代编成了《普济方》,这是现存的最大的一部医术方。

十七世纪,明朝的种痘预防天花的技术已经十分完善,著名医学家李时珍也出版了他的《本草纲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明光宗朱常洛 绘像 局部)

作为皇帝,朱常洛能享受到的医疗资源无疑是最完善,最高级的,太医院里的御医一抓一大把,皇帝就算病的重,也不一定治不好。

可让人奇怪的是,朱常洛似乎对御医并不信任,他从生病到驾崩,一共经历了两轮治疗,而在这两轮治疗中,几乎没有任何一名专业医疗人员介入。

御医一开始倒是给皇帝把过脉,意见是这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皇帝的症状是气虚体弱,营养还有点跟不上,所以得温润滋补,要慢慢治疗才行,但这个想法很快遭到了皇帝的拒绝。

在朱常洛来看,自己登基还不到俩星期,自己想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自己的新政更急于推行,他必须要尽快调整好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回到正常工作的正轨,皇帝更认为,冥冥中,留给大明的时间并不多了。

所以,朱常洛转头就选择了相信御药房宦官崔文升的治疗方案。

此所谓,逢庙就烧香,病急乱投医。

崔文升是个宦官,他的确是管御药房,但是药房工作人员和病房主治医师那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崔文升医术到底怎么样还有待商榷,关键的一个点是,这个崔文升在成为皇帝的内侍之前,上一份工作是在贵妃郑氏的宫里,他原本是郑氏的亲信。

所以,很有可能就是在郑氏的授意之下,崔文升才给皇帝莫名其妙的开出了第一味药:大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崔文升 形象)

大黄,是一味非常经典的具有清热败火,凉血解毒的泻药,这朱常洛本来身子就虚,你不给他整点人参鹿茸什么的补补身体也就算了,你竟然还给他导泄,你这不是开玩笑吗?

果然,服下了崔文升提供的通利药后,朱常洛这一晚上肚子是没消停过,三五分钟就得如厕一次,身体严重脱水,那是虚上加虚,虚的不能再虚了。

这个时候的朱常洛,那身体情况已经是非常危险了,可以说半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如果此时御医介入,或许皇帝还有得救,但朱常洛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他不落泪,再次抗拒太医院治疗,转而又开始相信了一个叫做李可灼的大臣。

李可灼,时任鸿胪寺丞。

他这个职务,主管朝廷礼仪,宫里办个宴会啊,举行个典礼啊,册封个皇子公主或者嫔妃啊,就都是由李可灼来负责的。

那么也就是说,李可灼在工作过程中,就极有可能和万历九嫔之一的郑氏产生接触,因为万历最宠爱的就是郑氏,他封赏谁的次数也不会有封赏郑氏的次数多。

这么一接触,郑氏就很有可能也把李可灼发展为了自己的亲信。

于是,李可灼介入朱常洛第二轮治疗,也就有概率是郑氏授意的,因为李可灼给出的治疗方案比崔文升还要莫名其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鸿胪寺丞李可灼 形象)

之前皇帝身体虚,崔文升不进补,反而给皇帝吃泻药,结果皇帝的身体越来越虚,那么这个时候正确的治疗方案就应该进补了,此时不补你更待何时啊?可是要注意的是,因为这个时候皇帝的身体太虚了,简直是一碰就碎,所以就算是要补,也不能猛补了,而应该是循序渐进的缓慢进补,这倒霉催的李可灼给皇帝服用的是什么?是两粒红丸。

据他自己吹嘘,他这两粒红色的丹药是早年自己游历名山大川时偶遇高人所赠,药效非常了不得,没病的延年益寿,有病的起死回生,朱常洛深信不疑,先后服用两粒,没过多久就驾崩了。

皇帝的死因,其实显而易见,因为李可灼所进献的红丸,说白了就是一些民间方士炼制的丹药,成分一般就是丹红朱砂符石,有时候还会加上一些人乳和经血,反正总而言之,这种丹药重金属含量很多,药性猛烈,从某种角度看属于是作用显著的进补之药,而且往往会有壮阳的功效。

朱常洛的身体都脆的像一张纸了,他当然顶不住这么猛烈的药效,暴毙薨逝也就在意料之中了。

皇帝的死期,是九月初一日五更天。

天边还未完全破晓,微弱的晨光透过云层,隐约照亮宫殿的飞檐翘角,也朦胧着照着朱常洛惨白如纸,双眸深陷的脸庞。

皇帝的意识渐渐模糊,不知不觉间,已然停止了呼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郑贵妃 形象)

临死之前,他不会意识到有可能是自己是被郑氏算计了,被杀人于无形之中,正如本篇文章的这一切,都变成了翻阅故纸堆后,无奈的猜测。

在朱常洛的身前,本来是一个明君气象,本来是一个力挽狂澜的格局,本来有大好的未来——江山如此,谁人能不留恋?

在朱常洛的身后,是一个分崩离析,剑拔弩张的利益集团,可帝国的未来,他无法知道,也不会再关心了。

国本之争的呕心沥血,梃击案的惊心动魄,母子分离的辛酸苦痛,十九年储君生涯的战战兢兢。

为了登上帝位,为了今天的一切,无数人付出了太多的努力。

多少恨,昨日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大明之光,转瞬即逝。

参考资料:

《国榷》

《罪惟录》

《明季北略·卷1》

《红丸案与明末党争》,《民主与科学》 2022年第1期45-50

《争国本:君臣博弈的政治解读》,《阅江学刊》 2012年第2期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