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11月14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登了一条重大新闻:

新华社福建前线十四日电 中国人民解放军担任护渔任务的舰艇部队,今天凌晨在福建崇武以东海域,又击沉击伤美制蒋舰各一嫂,这是我海军护渔舰艇部队,继今年八月六日击沉美制蒋帮“剑门号”和“章江号”两嫂猎潜舰以后的又一次海上大捷。

人民日报还刊发了评论员社论。国内其他各大报,也纷纷发表捷报。次日,人民日报又在头版头条发表嘉奖福建海战部队的消息,内称:

我国务院副总理兼国防部长今天(14日)酒市嘉将令,表扬14日凌晨一举击沉击伤美制蒋帮军舰各一艘的我人民解放军海军舰艇部队。

嘉将令还指出:“这一仗打得坚决,打得快,打得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一次解放军的海战,重创蒋军,战绩一时为海内外瞩目。但是,在众多报道中,只有少数文章提到直接带兵的海军福建某基地副司令员魏垣武,而没有提到海战更高层次的指挥者是谁。

其实,这次海战的决策者不是别人,正是福建军区副司令员皮定均中将。

皮定均中将一生爱打险仗,不过他打险仗,从来不会输。1945年夏,他率领皮旅掩护中原军区主力转移,当时谁都以为这个旅要被强敌全歼,有去无回。可是,皮定均率部从中原跑到华中,行程几千里,不仅跑出了十几万敌人的包围圈,部队几乎没受到什么损失。

这就是平生爱打、会打险仗的皮定均。

有意思的是,魏垣武竟也是皮旅出来的,中原突围时任班长。有人说:“这次胜利仿佛在向人们宣告:只要老皮旅的人出马,就没有失败的时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次海战,皮定均打的,又是一场险仗。

经过是这样:11月13日下午,时任福州军区副司令、主管东南沿海防务的皮定均突然接到军区作战部张科长打来的电话报告:

“上次在崇武以东海域抓捕我沿海渔民的那两条‘永'字号敌舰,又出来搞袭扰活动了。”

皮定均立即赶去在作战室,听取敌情汇报。

他对来犯的敌“永”字号舰并不陌生。这两艘军舰均为美国制造,一艘叫“水昌号”,排水量650吨,全载945 吨,是一艘护航炮舰;另一艘叫“永泰号”,是一大型猎潜舰,排水量640吨,全载达903 吨。两艘敌舰经常跑到海上抓捕捕鱼的大陆渔民,骚扰渔场作业。解放军曾调集多艘舰艇及远程火炮准备对它们实施打击,它们却狡猾地溜掉了。

这一次它们又出动了。怎么打?

此时,可供解放军海军选择的击敌路线有两条:

一条是海军从闽江内水道开进。这条道较安全,但航行路线较长,容易失掉战机。

另一条是海军从三都港南调平潭附近待机。这条航行路线相对要短一些,但战舰白天须从敌岛马祖正面通过,危险巨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皮定均盯着两条路线反复看了几分钟,最后,说:“要下决心打,行动越快越好!"随即下达命令:

“三都港的护卫艇、快艇,立即全部启航,白天从马祖正面迅速通过!”

他的命令一下,三都港的海军战舰部队立即行动起来了。

傍晚,作战部队准备就绪。在北京的周总理批准了这次海上作战。

“好!”皮定均下令,“战舰启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皮定均还在作战室等候。很快,前方来消息了:

"我正向敌舰侧后开进!”

很快,战斗就打响了。

不一会儿,皮定均在作战室的无线电接收机中收到了敌人的无线通话,只听得一声声惊狂的呼叫:“侧后遇共军袭击!”接着是:“共军火力很猛,我舰多处中弹起火!”“请迅速增援!”

皮定均说:“好啊!什么敌情!我可以不听前线报告——敌人都说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凌晨一时左右,胜利的消息终于传来:敌永昌号中鱼雷沉没!永泰号'带伤逃回马丘!

皮定均下令将捷报上报北京,同时又下令:

“注意空中情况,我舰艇务必在拂晓前撤离战区!”

就这样,解放军海军在敌机飞来前,军舰全部返航了。皮定均又一次险仗打成功了。

他的老部下魏垣武后来说:

“皮司令员当时说舰艇从马祖经过,我还真担心敌人打炮!没想到敌人竟然对我们视若罔闻。真是撑死胆大的。”

陈冠任著、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的《治国录:毛泽东与1949年后的中国》(全四册)记述了此战。该书记述了毛主席于1949年后治国理政的真实历史。该书为该社的年度畅销书,销量已过百万册,也是读者超喜欢的经典国史畅销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