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峥考入杭州外国语学校并不意外,因为他在奥数竞争里拿了奖。

黄峥卸任拼多多CEO和董事长后,接棒的是陈磊——

他也拿过奥数奖牌,而且是1996年的国际奥数金牌。

因为1996年那一年,跟陈磊同台领奖的,还有扬言「搜狗不上市就不结婚」的王小川。

看到这里,是不是能够多理解北京的海淀妈妈们了?

不可否认,教育这步棋下好了,对人生来说就是一步妙手。

我想,这世界上的确有一种无可取代的奢侈,就是教育。

01

2022年8月,我发了一个朋友圈,写的是「一山更比一山高之学位房篇」——

一座公园一座城,新世界盘条靓顺,买它;

华景新城选择多,性价比是否高点?纠结;

老峻林和新瑧林,傻傻分不清楚了,迷茫;

牛奶厂四大天王,名校OEM既视感,存疑;

越秀淘金又推新,产品力能否更强?等否;

天河一轮轮预警,干脆也拼一下下?担心。

永无止境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那个时候,天河的热门学位房可是预警。

毕竟当时的论调可是——

买天河的学位房其实是买圈层、买同学、买关系、买环境,其实分数并不重要(其实也挺重要)。

对普通人来说,明面上是房子票子、面子和孩子的差距;

实际上是智力、能力、资源以及平台的差距;

其本质是思维认知、魄力以及格局和价值观的差距。

天河区作为除了越秀区之外的第二大教育高地,其风吹草动当然备受瞩目。

事实上,除了天河之外,荔湾海珠、番禺黄埔白云都有不同程度的学位预警。

只是,「预」是预备了,「警」倒是没那么紧张罢了。

而那个时候,越秀学位房的优势之一,就是它是不存在预警的。

翻开4年前越秀区热门小学对口小区的价格以及其涨幅,或许我们能窥见真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地铁留住刚需,学校留住中产,环境留住富豪」,原来——

在庞大务实的买房换房大军里,什么江景房海景房统统靠边站;

越涨越买、越买越涨的,也许只有实实在在的学位房了。

02

最近广州迎来学校入学报名时间。

跟近郊版块版块争抢学位的热闹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心老四区学位缩招。

据统计,越秀区缩班74个,荔湾区缩班63个,海珠区缩班54个,天河区缩班53个。

有人说,之所以发生这种局势扭转,是因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人口出生率逐年下滑,从2018年开始激增的婴儿数量开始回落。

我觉得从人口上来分析,只是其中一个因素,但不是核心因素。

刚好这几年我接触了好些置换学位房的买家,从他们身上或许可以找到学位缩招的原因。

甲客户,手里一套黄埔,太太手里一套黄埔,丈母娘卖了2套老城区的房子,手持1300万,准备买套学位房。

从锦城花园的105的3室2卫、锦城110的3室1卫、再到锦城129的三室全南户型看了遍,最后说,锦城太老了。

于是转战东风东的「小鲜肉」君汇世家——

不过这个预算,都够不得着君汇的126/128中高楼层东北朝向的3+1房。

于是转战天河的学位房,目标板块是天河公园。

乙客户,手里一套番禺、一套越秀学位壳,准备卖了番禺换天河学位房。

兜兜转转,磕磕绊绊,一直没卖掉番禺。

丙客户,成功卖了近郊板块房子,成功置换天河学位房,但似乎开心不起来——

因为收入减少了,房价这几年跌了。

03

那天甲客户告诉我,这几年经济环境怎么这么差啊;

以前没人看上的「蚊子肉」项目,现在居然很多人抢破头。

本来想着换房能够「更上一层楼」,现在思忖着能够保证阶层不滑落已经ok了。

那天乙客户告诉我,现在换房子太耗费心力了,又不是没房子住,有点想躺平了。

啧啧,这叫什么?

「摆念一时起,顿觉天地宽」啊!(摆烂的摆)

也就难免会有原地瘫倒的想法,主要是觉得人的天花板真的就在那里,再蹦哒也逃不开那个区间。

因此我认为,学位房从预警到缩招,人口因素是一方面,但更深层的原因是市场环境和收入预期的下滑。

没有哪个父母不愿意为了自己的小孩而作出自我牺牲的。

如果可以选择,普遍都会选择鸡娃,且一鸡到底,因为路径依赖——

很多学位房改善买家,都是尝到了「教育改变命运」的甜头。

之所以懒得折腾,还不是因为发现折腾来折腾去,没什么卵用么?!

人为什么会失望?

不是没有做成,而是费劲周章、周章费劲后,发现自己真的做不到。

你更加了解自己,你发现了自己的局限。

所以才会有些父母换房子,纠结是考虑孩子教育还是享受居住体验。

「鸡娃就不鸡了,反正又鸡不过别人。」

那天看锦城的时候,锦城的业主告诉我们,东风东今年(2023年)给100万都弄不进去。

看的那套房子,女主人在锦城有2套,她老公名下还有2套房子。

关于子女教育,他们想的也不是在国内卷,而是出国——

只是移民漂亮国还是加拿大的问题。

THE END

从某种角度上讲,借助来实现阶层跃迁的东西,很可能只是别人的一个工具:

你觉得你在利用工具,而工具背后的力量却也在利用你。

无论是股票还是房子。

我们任何一个国人,都不敢放弃每个看似能改变命运的机会。

吸引我们前仆后继的,与其说是攫取暴利的诱惑,倒不如说是踏空时代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