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沿河自治县按照“以烟稳粮、以烟促粮”思路,根据自然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规律因地制宜,采取烟田轮作种植模式,在重农抓粮的大格局中走出了一条烟粮经作物互促互利、产业兴旺、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近日,笔者走进沿河自治县谯家镇猫阡村烤烟种植基地,“粮烟协同”在这里得到了生动地呈现。1000余亩土地一年四季无闲时,粮烟经作物多元轮作、套种,烤房、农机等基础设施共用共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烟农对烤烟进行管护。

当前正是烤烟管护时期,在烟地里,技术人员正指导烟农开展烤烟封口填窖工作。烟农用泥巴封住烟株井口,把烤烟垒起来,动作娴熟,一气呵成。

“烤烟是季节性很强的经济作物,当前天色好,我们积极对片区烟农开展烤烟管护工作,确保烤烟品质和产量。”谯家烟草站技术人员陈林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谯家镇猫阡村烤烟种植基地。

烤烟产业是谯家镇特色产业之一,当地不少村民将多余土地租赁给烤烟种植大户,自己则在农闲时到基地里务工。猫阡村村民谯开娥家就是这样,她家将8亩土地租给烤烟种植大户,每年收取租金1840元,同时自己又能在基地里务工,一年可拿双份工资,她心里十分高兴。

“我们到烟地务工一天120元,一年仅务工费就能挣2万多元,我还兼顾种了点庄稼,现在不用出远门就能挣到钱了。”谯开娥说。

为提高烤烟产量和品质,每3年烟地将进行一次轮作。今年,谯家镇将该镇3500亩烤烟地种植了大豆玉米,有效缓解土地因多年种植烤烟出现的酸化和结节情况。同时,大豆和玉米还能吸收烤烟地的微量元素,可有效提升粮食产量,助农增产增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势喜人的烤烟。

“烤烟和大豆、玉米轮作,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是一个值得推广的模式。”烟农谯开萍说。

“2024年,谯家烟叶站落实烤烟5500亩,烟农130户,落实土地轮作3500亩,用于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目的就是改良土壤,减少病虫害,促进农作物生长。接下来,我们将协助农户抓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种及烤烟田管工作,为烟叶提质增效、粮食增收打下坚实基础。”谯家镇烟草站站长陈茂强说。

据悉,2023年,沿河共计收购烟叶7.46万担,770户种烟农户户均收入17.04万元。2024年,该县规划烤烟种植面积2.92万亩。其中,粮烟轮作面积2.53万亩,烟农户数757户,烤烟预计产量7.3万余担。

喜看粮烟千重浪,“金叶”飘香悦丰收。探索“粮烟协调”发展模式是沿河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大胆尝试,未来该县将全方位夯实烤烟安全和粮食安全根基,谱写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乡村振兴新篇章。(图/文 田烈、陈茂强、杜黔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