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推进“集约化、一站式、专业性”航空争议解决机制建设工作,今天(5月22日),长宁区人民法院召开共绘“空中枫景”——完善航空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研讨会暨“航空案件审判站”工作回顾及展望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3年5月,基于长宁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及长宁区人民法院航空审判的经验和成果,长宁区人民法院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设立了全国法院系统首个“航空案件审判站”。与此同时,长宁区人民法院还与航空争议调解中心、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一起构建起国内首个调解、仲裁、审判“三位一体”的一站式航空争议纠纷解决平台。

通过一年的积累和实践,“航空案件审判站”在审判质效、诉源治理、交流合作、品牌效应等方面均取得可喜的工作成效和经验积累。如以“集约化”优化航空纠纷化解格局,坚持审判中心要务,发挥集中审理优势,不断提升案件审判质效;以“一站式”畅通航空争议解纷渠道,坚持延伸司法服务,积极推进诉源治理,全面整合航空纠纷多元化解资源,持续优化司法引导、诉调对接、裁审联动、行业协同的航空争议多元化解机制;以“专业化”增强航空争议纠纷高效化解的智慧底色,坚持人才优先战略,持续聚焦人力智力支持,通过组建航空专家智库、建立航空争议会商研讨机制、深化司产研多维合作等方式,全面加强航空争议裁判规则研究,不断完善航空法治人才协同培育机制,积极推动航空法治理论与司法实践的良性互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场,长宁区人民法院为新一批航空争议调解中心特邀顾问和特邀调解员颁发了聘书。

特邀调解员、中国法学会航空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卫民表示,“航空案件审判站”及航空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的成立,对于提升航空案件专业化审理水平、营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升中国在国际民航领域的话语权都具有重要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活动中,为全方位展现航空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的工作成果,长宁区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航空争议调解中心、上海国际航空仲裁院分别从各自领域联合发布了《航空争议“一站式”解决平台十大解纷案例》。

从发布的典型案例不难看出,类型多样的解纷案件体现出航空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的宝贵成果,也展示出长宁区人民法院为不断完善航空争议解决机制和航空法治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作出的积极努力。

在“完善航空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研讨会”上,10位来自航空法理论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围绕“发挥‘一站式’解纷效能,完善航空争议解决机制”“新质生产力与上海低空经济发展的法律保障”等议题进行了交流发言,就下一步完善航空争议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凝聚航空法治高地整体合力,共绘“空中枫景”宏伟蓝图分享经验和智慧。

今后,长宁区人民法院将持续着眼区域经济发展和民航业长远发展的司法新需求、新期待,进一步探索完善航空案件审理机制,树立统一裁判规则,促进航空争议适法统一;进一步探索完善航空争议诉源治理体制机制建设,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坚持主动对接,深化合作交流,不断提升航空争议解纷效能;进一步探索完善航空争议审判团队专业化、国际化建设,全面提升航空争议审判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撰稿/摄影:闫 漫

编辑:毕扬静

责编:高 琴

*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上海长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