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周警情通报

桐城市电信网络诈骗

第20周(5.13-5.19)

为进一步筑牢全民反诈骗的防火墙,桐城公安特别推出每周电信网络诈骗警情通报栏目,针对上周全市高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进行通报。

一周警情态势

上周(2024年5月13日至2024年5月19日),全市共立电信网络诈骗案件9起,损失28万余元。

立案类型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3起,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2起,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1起,刷单返利类诈骗1起,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1起,其他类诈骗(浏览约炮APP)1起。

各乡镇、街道立案情况:

龙眠街道3起(损失153237.8元)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龙眠街道王墩社区某女损失19569.8元。

其他类诈骗(浏览约炮APP):

龙眠街道王墩社区某男损失110671元。

刷单返利类诈骗:

龙眠街道王墩社区某女损失22997元。

龙腾街道3起(损失58141.27元)

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

龙腾街道兴元社区某女损失39400元。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类诈骗:

龙腾街道向前村某女损失6741.27元。

龙腾街道钱庄社区某女损失12000元。

文昌街道2起(损失49981元)

虚假网络投资理财类诈骗:

文昌街道文昌社区某女损失19981元。

冒充领导、熟人类诈骗:

文昌街道文昌社区某女损失30000元。

双港镇1起(损失25000元)

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

双港镇长枫村某女损失25000元。

高发案例类型

冒充公检法及政府机关类诈骗

2024年5月15日,桐城市龙腾街道兴元社区某女接到一个标注“安庆分局”的陌生Face time视频电话,对方称该女因信息泄露,导致一名老人用其身份办理了信用卡,现该老人无能力偿还,遂对方要求该女偿还,若该女未偿还,则需承担相应处罚。该女信以为真,随后在对方的诱导下向对方账户转账多笔,共计损失39400元。

此案启示:

第一步:引诱目标

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受害人的个人身份信息,随后冒充公检法机关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微信、Face time视频电话等与受害人取得联系,要求受害人配合工作。

第二步:威胁恐吓

以受害人涉嫌犯罪为由进行威胁、恐吓,要求配合调查并严格保密,或向受害人出示虚假的法律文书,以增加可信度。

第三步:实施诈骗

以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为由,进而要求受害人配合调查或接受监管将名下所有资金转至“安全账户”,或下载指定APP、引诱受害人转账或从正规贷款平台借款转出,达到诈骗金额最大化的目的。

警方提示:

1、“公检法”等机关绝不会采取电话、短信、微信、视频电话等形式办理案件。

2、凡是通过网站或者APP出示的带有“公检法”的名称标记的通缉令、拘捕令、警官证等,都是诈骗!

3、公安机关在逮捕时,必须当面出示逮捕证,通过传真、网络发送的,都是诈骗!

4、“公检法”等机关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验资账户”,也不会要求个人进行转钱操作。

5、个人的银行账户密码、短信验证码是个人账户资金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切勿告诉他人!

▌来源:桐城公安

▌责编:木子 小鱼

▌审核:一苇过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