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无论在内朝外朝,文官之间竞争,还是内朝宦官之间的争斗,都呈现出官场、职场的众生相。

小白、智者面对阴谋、阳谋时的表现,并没有界限分明,而是搅在一起的一团乱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内朝司礼监中几位大佬,四把手石公公似乎没有主动做过什么,像一个小透明。

但宫里十万太监宫女,能够在司礼监担任负责人的,一定是有几把刷子的。

果然到了最后几集,石公公去诏狱劝说海瑞屈服时,自我介绍,“我姓石,是新任司礼监首席秉笔太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公公不声不响,成为司礼监的二把手,坐上了陈洪的位置。

他是怎么一步步从骑墙派,投入到陈公公的怀抱中的呢?

日常小透明

司礼监掌印太监吕芳,被人称为老祖宗,干儿子很多。司礼监秉笔中陈洪、黄锦是干儿子,还有外放江南织造局的杨金水、东厂提督冯保。

干儿子也是有亲疏的,他的亲信黄锦在司礼监最得他的信任。陈洪是嘉靖用来制衡司礼监的一把刀,吕芳知道不能动他,日常大家也是一团和气。

四把手的石公公,平日一定得到吕公公的照顾,但不是亲信,也就没有机会得到提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司礼监中,前面毕竟还有干儿子黄锦,外有任期即将结束回京的杨金水,都比他有机会。

日常石公公都谨慎行事,不多说一句话。他在司礼监看起来年纪比陈洪、黄锦大。

那他的资历就是他最大的资本,资历这个东西是单靠时间就能达成的,能力,背景并不重要。

但是能靠资历混日子的人也不是普通人,也要察言观色,及时调整策略。

机遇出现

浙江急递送入司礼监,当中还有何茂才的供词,说出了毁堤淹田的真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把手陈洪想要扳倒吕芳,看到这个机遇,想立刻抓住。

吕芳之前见到海瑞的审郑何两人的供词,意识到问题很大,于是私下去找严嵩徐阶,想要压下这件事。

吕芳很了解嘉靖,知道他不会担恶名。

皇帝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必然兴起血雨腥风,吕芳作为皇帝的隔离带,自然要担恶名。

原本吕芳想瞒着嘉靖做好这一切,但嘉靖还是从黄锦口中得知情况,又被陈洪拱火,结果吕芳被打发去监修吉壤。

司礼监一下子变了天,陈洪成了一把手,就不可避免发生提拔亲信,铲除异己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键时刻,司礼监里的人,各做各的,黄锦忙于救吕芳,孟公公一旁冷眼看戏,只有石公公站了出来,悄悄地站在陈洪的身边。

投靠的实锤

嘉靖下令严嵩养病,吕芳去吉壤,徐阶在值房办公,格局一下子改变了。

内阁以及各部堂官要进宫送奏章,可石公公坐在门口,阻挡所有企图进宫的人,包括嚣张的的小阁老。

这让陈洪有机会去和徐阶去结盟,但是大明苟王徐阁老岂是那么容易搞定的。在没有得到皇帝明确意见之前,徐阶只会打哈哈。

陈公公智商和徐阁老当中怕是差了10个吕芳,最后徐阁老直接拒绝陈公公。

不久之后发疯的杨金水被押送回来,石公公亲自去将他押回司礼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锦衣卫也同时回来,手中还有赵贞吉派人送来的审问的证词,让他们交给吕公公,后再由吕公公面呈皇上万岁爷。

陈洪这时说,吕公公?这里有吕公公吗?

锦衣卫还是一脸懵,司礼监的其他人也没有发声,只有在一旁喝茶的石公公说“吕公公被派到北郊监修万年吉壤去了,现在这里由陈公公主事。”

这样一句话,让大家明白谁才是司礼监的老大,这个马屁拍得很到位。

陈洪显然很满意,笑着说:“跟这些奴婢说这个干什么,把东西拿过来就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比较远的石公公放下茶碗,走到锦衣卫身前,用手指夹出锦衣卫紧紧护住的奏疏,交给了陈洪。

这一串动作,在座的都是人精,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

难道石公公不怕吕芳杀回马枪,再次掌权,自己遭报复?

其实石公公也想清楚了,在吕芳手下他是没有机会再进一步的,只有抓住这个短暂的机遇,靠着陈洪去争取一个机会。

石公公也知道这是最后的机会,他这辈子大概率不会做到司礼监掌印,趁着权力交接时,还有机会再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他不再观望,坚定成为陈洪的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