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初的土匪有多嚣张?今天讲一个贵州土匪打县城的事件,一定会让你感到惊讶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土炮

1950年3月底,贵州习水县土匪头子李正开,从位于黄泥塘乡的李家寨出发,直奔仁怀县方向去了。其实,李正开手下人马并不多,边走边拉人,最后才集中约500人的队伍。他为什么有这么大的胆量,500人就敢攻打县城?

其实是这样的,几个月前,国民党溃逃官员卢杰,带着一帮子土匪住进了李家寨,天天宣传着要反攻县城。卢杰告诉手下的土匪头子:“美军登陆,上海已被占领,我们大有希望。”所以,这群土匪信心大增,开始筹划攻打仁怀县。

卢杰害怕攻城人员不够,所以又到川黔边界去召集土匪了,这边李正开等急了,想立一个大功,于是带着李家寨的人出发了。民国时期的贵州,很多大寨子为了防土匪,都准备了土炮。李正开相信,攻打县城不是小事情,最好弄一门炮。

于是,他们半路找到了一门土炮,安排十多个小喽啰抬着前进。到了观摩大河场,为了壮声势,也为了试试土炮能不能用,李正开就安排手下打一炮。这门炮一次装火药约16市斤,一开炮声如响雷,气势十足。

队伍走到冯家嘴,李正开看已经凑了500多人,为了振奋军心,又开了一炮。土匪们听到土炮这么响,个个欢呼起来,觉得肯定能打下县城。仁怀县的解放军剿匪部队,正愁着找不到土匪队伍呢,这下送上门了。于是,剿匪部队立刻出城,迎了上去。

李正开的队伍还没到县城,就看到剿匪部队过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时期自制土炮

双方迅速占领有利位置,开始交火。土匪仗着自己有土炮,十分嚣张,大喊大叫着要往前冲。结果土炮还没装好火药,土匪就感觉不对劲了。对面传来了嗒嗒嗒的机枪声,还有轰轰的迫击炮声,这些装备有些厉害啊!

李正开手下的土匪,绝大多数都是普通农民,有些刚才还在田里种地,被忽悠着就上了前线。大家一听说剿匪部队有机枪有炮,再回头看看自己这门土炮,纷纷四散而逃。李正开拼命吆喝,根本没人听他的,他也只能拎着枪跑回了李家寨,把那门土炮也扔了。

再说卢杰,他从川黔边界找来了2000多名土匪,一路浩浩荡荡地杀过来。听说李正开的队伍在仁怀县外遇到了剿匪部队,果断扭头闯进了茅台镇,抢劫一番就跑了。

退回了李家寨,不管是卢杰还是李正开,都松了一口气。他们觉得,只要有李家寨在,他们就绝对不怕剿匪部队。因为这个寨子,一般人不敢打。

下面,咱们细致说说这个李家寨。李家寨位于海拔1400多米的高地上,整个寨子的面积约有2500平方米。寨子的地势十分险峻,东西北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南面的上山之路是个陡坡,向下延伸1000多米。要想进入寨子,先要爬一段蜿蜒的小径,然后是两条2尺多宽的石梯路,直通李家寨南大门。

不仅地势险要,李家寨的防御措施也很充分。整个寨子有三道防护墙,墙厚1.5米,高10米,寨门厚1尺多,门面上还钉了铁皮。除此之外,外面的寨墙上有很多倒挂刺,防止有人攀爬。寨墙大约3米高的地方,开了大量的射击孔,人和牲畜都很难靠近。

第三道防护墙上有坚固的岗楼一座,随时可以调兵保护三道寨门。寨墙西北角有一座石砌碉堡,可以藏兵数十人。

李家寨内居住的,大多都是李姓族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国有很多地势险要的古寨

进了第三道寨门之后,面前就是一片大草坪。过了草坪之后,就是李正开和李正科兄弟的住房,他们是李家寨的主要领头人。寨主名叫李德三,此时已经78岁高龄,住在寨子的最高处,每天都在自己的斋堂里敲木鱼念经。这个斋堂的下面,修了一条密道,紧急时刻可以直接通往外面。

李家寨还设置了弹药房、粮仓、招待所、马棚、蓄水池等等,一切井井有条。民国时期土匪多,1922年就有约一千名土匪来攻打寨子,但他们围攻了40多天,始终进不来,只能跑了。所以,不管是卢杰还是李正开,都觉得李家寨是固若金汤的堡垒,剿匪部队不可能打进来的。

1950年8月18日,李正开敲锣召集寨中百姓开会,大肆叫嚷说:“共军要来打寨,杀进来鸡犬不留!大家一定要沉住气防守……李家寨粮食弹药充足,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守住。”寨子里的百姓不知真相,纷纷准备好防守李家寨。

8月21日晚,剿匪部队一个连的兵力来到李家寨外,驻扎在了外面的街上和一座寺庙里。因为兵力不多,无法强攻,就先给寨子里的人送了信,劝他们交枪投降。结果连续送了三封信,卢杰、李正开等人坚决不投降,叫嚣着顽抗到底。

李正开非常嚣张,8月23日上午,他来到寨子最高处的岗楼上,用望远镜观察剿匪部队的情况。结果,剿匪战士抬手就是一枪,子弹从李正开的右嘴角飞过,划了一个大口子,鲜血直流。

李正开又怕又气,赶紧收买人心,寨子里每人发了一块银元,又杀猪给大家吃。为了壮胆子,他又找来一门多年前的土炮,这门炮被称作“罐子炮”,炮身短开口大,一次能装10斤火药。那一天李正开安排一群青壮年把炮抬到了寨墙上,装好火药朝着外面的街上放了一炮。

“轰”的一声巨响,地动山摇、硝烟弥漫。等大伙缓过神来,炮弹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再看这门土炮时,炮口已经被震裂,成了一堆废铁。

8月25日,剿匪部队准备进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天前,团指挥部调来了一个迫击炮排,已经找好了最佳射击位置。早上10点,寨门右侧约500米的地方,炮兵架起了一门平射炮,直接对准寨门。朱家坡半山腰,距离李家寨约400米远的地方,安排了八二迫击炮和六零炮。另外,一个排的兵力占领附近的一个高地,架好几挺重机枪,密切监视寨子里的情况。

尖刀班的战士抬着云梯,秘密潜伏在第一道寨门外50米远的土坎下,隐蔽了起来。中午12点,总攻开始。三颗信号弹升上高空,炮弹瞬间砸进了李家寨。

李家寨的土匪措手不及,被炸得鬼哭狼嚎,四处乱跑。占领高地的重机枪朝着岗楼上的敌人不断扫射,压得他们根本抬不起头来。趁着这个时机,尖刀班立刻架起云梯,冲到了寨门旁。土匪此时也缓过神来,赶紧登上寨墙防守,他们看到剿匪部队架起了云梯,立刻用乱石往下砸。

尖刀班副班长最先爬上云梯,但还没爬多高,就被一块石头砸中,掉了下来。另一名战士紧接着往上爬,还是被砸了下来。尖刀班攻击受阻,炮兵继续密集轰炸,李家寨内的水池被炮弹炸垮,土匪无法扑救大火,乱成一团。

南门岗楼附近持续遭到轰击,大火不断。土匪找不到水灭火,只能从粪池里提水扑灭大火。尖刀班的战士还在试图爬上寨墙,但一连五名战士翻上墙头,都中弹牺牲了。战士韩炳银用长木棍挑着一顶帽子,在寨墙的左侧晃动,成功吸引了敌人机枪的注意力。战士张明喜趁机一跃而上,翻上了寨墙,虽然他腿部中弹,但还是立刻端起冲锋枪朝着敌人扫射。

躲在掩体中的土匪机枪手被打死,他们看到剿匪部队已经上了寨墙,又听到了冲锋号的声音,吓得丢掉枪就跑。

下午两点左右,剿匪部队终于攻破了李家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量土匪都跑向斋堂下面的密道,争先恐后地逃跑。此时天又下起了暴雨,整个寨子一片混乱,妇女孩子的哭喊声到处都是。

卢杰扔下了自己的老婆孩子,带着一部分匪徒从密道跑了。李正开见大势已去,也想逃跑,路上碰到弟弟李正科还带人负隅顽抗,于是大喊:“老弟,快逃走吧!”李正科哭丧着脸说:“我们走了,这一屋老小怎么办?”

李正开见劝不动他,自己跑到了悬崖旁边的一条秘密小路,逃跑了。李正科已经受了伤,于是抱起一床破棉絮裹在身上,趴在门口继续射击。一名剿匪战士看到他了,抄起冲锋枪就是一梭子子弹,李正科当场被打死。

密道太窄,土匪来不及全部逃跑,就在寨子里找地方躲避。于是,剿匪战士到处搜捕,就连粪坑里都挤满了土匪。有些土匪不愿投降,又不敢从正面突围,于是从寨墙上跳下逃生,结果很多人都被摔死了。

几名战士搜查寨子的时候,无意间发现一个隐秘的洞穴,里面似乎挤满了人。一名战士大声说:“举起手来,投降不杀!”结果,卢杰的老婆在洞里大喊:“投降就是自己送死!”剿匪战士一听,很顽固嘛,于是朝着洞顶打了几枪——里面的人二话不说,举起双手排着队出来了。

最后,攻上斋堂时,寨主李德三还在敲木鱼念经……固若金汤的李家寨就这么被攻破了,但非常可惜的是,几个土匪头子都侥幸逃窜。当年的剿匪就是这么艰苦,剿匪部队只能不停追击,把这些土匪追到无路可走,才能彻底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