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是根据历史内容所编,文中有关细节可能有所改动,请勿与现实关联,敬请各位理性阅读

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时期,内地流民起义不断,沿海武装频频走私,人民自己拯救着自己!

在十七世纪的中叶,朝廷放弃了海上的权力,而沿海人民则“以武装走私捍卫中国的海权”!

于是,在东南沿海一带就兴起了各种各样的“海商武装集团”!

这些海商集团较之以往的倭寇大有改观,他们在更为广阔的世界里和更加开放的条件下,分享了世界地理大发现的成果和经济全球化的利润!

大明的朝廷不知新大陆,也不知银子的来路,可他们知道:朝廷靠澳门—马尼拉航线,经西班牙人做转口贸易,他们却走“东洋下西洋,做自由贸易”!

正是出于对“自由贸易”的需求,作为海商的他们自然懂得了“海权”的重要!

那么海商们要赚钱,那自然就要维护中国的“海权”,而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郑氏集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商军事复合体荷兰东印度公司横行中国海的时候,却遭遇了郑氏集团,两个海商军事复合体就这样开战了!

最著名的一战便是1633年的“津门廖罗湾海战”,这一战打出了一位绝世英雄—郑芝龙!

郑氏集团领袖郑芝龙,原名一官,闽南泉州人,海商出身,从澳门起步,他到过马尼拉和日本,不仅会葡萄牙文,还懂卢西塔尼亚语,即犹太—葡萄牙语!

此语言是葡国犹太人的秘密用语,郑芝龙深受西方文化熏陶,还入了天主教,并取教名“贾斯帕”,另名“尼古拉”!

他曾在荷兰东印度公司里做过通事翻译,并参与过荷兰人劫掠中国商船的行动。

但荷兰人却没有想到,就是他们身边这名不起眼的被他们称作尼古拉一官的同事,有一天会颠覆了他们在中国海的“霸权”!

郑芝龙兴起以后,不但成了荷兰人的对手,更是被大明视为了“倭寇”,大明甚至还邀请着荷兰人一起来剿他!

但没想到的是:最后明军和荷兰人反倒被他打得全军覆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之下,在崇祯元年,大明朝便招安了郑芝龙,让他去做了海防游击,让他平靖海疆!这样一来,郑氏集团的武装也得以名正言顺地雄踞在了海上!

在1633年,荷兰人出动了战舰,“不宣而战”,突袭了郑氏战船,击沉和烧毁战船二十余艘,郑氏当即应战,双方大战于金门的料罗湾!

关于郑氏的“海战之法”,晚清学者徐继畲提到了清人江日昇写的《台湾外纪》,他说道:其书虽小说,而事多实录”!

而且还说道:“荷兰船坚炮猛,不能胜,郑芝龙则募死士和善泅者,并持斧坐船头!

以小船堆燃料,浇以油,中藏火药至引线,乘风急棹,靠近夷船,以斧钉椎于夷船,与夷船一相连,就点燃药线,然后投水浮回”。

不知有多少条这样的火船冲向了荷兰船舰决一死战!

“药然火发,风又猛烈,致使荷兰夹板被焚三艘,余西遁去”!

而这场攸关东西方命运的战争,就是“料罗湾海战”!

如果郑氏战败,那么中国就要割地赔款,就无需等到英国人来发动战争,国土沉沦就要提前两白年!

但这一战的最终结果是荷兰人屈服了,“海上马车夫”在海上被颠覆,自此,荷兰人放弃了垄断“中国海上贸易”的企图,转而承认了郑氏集团海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荷属东印度公司与郑氏达成协议:开始向郑氏缴贡,海船在澳门、马尼拉、厦门、台湾、日本各港口间行驶,都需持有郑氏的令旗,否则一律禁止航行!

郑氏则向往来的海船征税,“每舶税三千金,岁入千万计”!

郑氏集团不是一代王朝,而是一介海商,却代表了中国的一个“海权时代”!

荷兰人缴税以后成为了正式的朋友,获得了进入中国海的自由!

但郑氏时代好景不长,没过几年,清军就入关了!

南明王朝一支逃到了福建,倚郑氏为长城,但清军随之南下,也向郑氏招安,郑芝龙便待价而沽,最终投靠了清朝!

郑成功是郑芝龙的儿子,父亲降了清,儿子则起了兵!

从沿海而入长江,兵临南京,并与满清对峙,东南半壁为之一振,江南一域突现“光明”!

无奈“师老兵钝,败归厦门,刚好荷兰通事何斌负捕税逃内地,献“谋取台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位何斌先生原是郑芝龙的部下,随郑氏到台湾,便留在台湾学荷兰语,做了荷兰通事。

当时荷兰人让他去收税,他拿到税银后就跑到了内地来找郑成功了,劝郑成功先去台湾,再图中原!

郑成功因收复国土一时无望,便听取了何斌的建议:先行收复中国的海权!

我们要知道,明万历年间,西班牙人曾屠杀过华侨,而当郑氏令旗通行于中国海时,无人敢屠杀华侨!

到了明末清初时期,郑芝龙在“复明”与“降清”之间不断游离,因此放松了对海权的监理!

西班牙人便乘机再次地屠杀起了华侨,再次又屠杀了约三万人!

须知,华侨势力是中国民间海权的一部分,华侨势力增长,就意味着中国民间海权扩张!

中国民间海权的基础在郑氏时代,不光在东南沿海,更分布在南洋一带。

郑成功在台湾岛上驱逐了荷兰人,接着就派使者到吕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在吕宋向西班牙总督递交了国书,谴责其屠杀罪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广告华侨,联络各地甲必丹华侨首领,断绝同吕宋贸易,同时调动军队,准备攻取吕宋!

意图“先占台湾,再取吕宋,继而夺取噶罗巴,也就是今天的爪哇岛,控制台湾海峡和马六甲海峡,然后联合日本,光复中华”!

但可怜兵马未动,英雄先崩,可惜这样一个伟大的“海权之梦”最终却并未成功!

郑成功的一生都在“抗击清军”和“守护明朝”,最后却因急病去世!

随后,郑成功之子郑经便在满清王朝与西方列强的合围中,孤身强撑着台湾孤岛!

“郑成功之梦”如能成功,绝对会使中国早在十七世纪便转型为一个伟大的“海权国家”!

如今我们说起郑成功,也只是说他有“收复台湾”的“伟业”,而他建立“中国海权”的伟大梦想却被人完全遗忘!

史学家萧一山推崇他,在《清史大纲》中把他作为了中国近代民族革命第一人,其“民族革命之酝酿第一章”开篇就说:“在中国的历史上,有一个人不能不大书特书的,就是郑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学家萧一山推崇他,具体有以下三点:

一是,郑成功是“光复运动”的领袖,就如同当年的岳飞一样;

二是,郑成功乃是“收复台湾”的英雄,这不光是民族的,同时还是世界的,他不但使光复运动有了根据地,还改变了世界大格局,荷兰从此便一直衰落了下去!

三是,民族革命的先驱,郑成功“反清”和“反帝”,在东方高举了“民族主义大旗”!

可是非常遗憾,“郑氏集团”,这个在航海和自由贸易中成长起来的海商军事复合体,虽然有足够的资本和武装力量,却没能以海上力量“立国”!

它没有像荷兰东印度公司那样地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也没有向民主共和国远航,而是背道而驰地走向了“王权自立”!

民主共和国的兴起,是要靠自由贸易和保护自由贸易的武力,还要从自由贸易里发展出“自由主义”!

而如果失去了“自由主义”,那么郑氏集团也终究是走不出“王权的樊篱”!

故事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敬请各位理性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