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曾国藩心学实战》是一个系列,没有晦涩难懂的理论,全是曾国藩心学在官场、人际交往中的具体运用,是普通人快速成长的操作手册。方法简单,易操作,建议从第一章看起。

我们继续讲解《曾国藩心学实战》。

前面我们提到,曾国藩成为“五部侍郎”后,在朝中的事业如日中天,权力很大。可是,咸丰皇帝不是一个开明的皇帝,他多疑善变,刚愎自用,让曾国藩的处境并不太好。

权力越大,责任越大,危险也越大。那么,与多疑善变的上司交往时,需要注意什么细节呢?从曾国藩的实战方法来看,做好这一点,比沟通更有效,还可以在关键时刻,起到保护自己的作用。

我们先来说咸丰皇帝是如何多疑善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咸丰皇帝在国库干涸的情况下,作出了一个不合时宜的决定,他要到承德避暑山庄举办木兰秋狝,也就是秋季打猎活动。

木兰秋狝是康熙皇帝为了展示清朝的军事能力,特意举办的。可是,到了道光皇帝时期,由于财政吃紧,他在位30年时间,竟然一次也没有举办过。

咸丰皇帝才登上龙椅两年多时间,就要举办如此奢靡浪费的活动,曾国藩觉得十分不了解,甚至对这个年轻的皇帝,失去了信心。

从咸丰皇帝的举动来看,让曾国藩看到这是一个出尔反尔的君主,做事毫无章法。

一是咸丰皇帝刚刚登基时,表现出非常有魄力的一面。

在广西的“剿匪”问题上,咸丰皇帝表现出果断、坚定的决心。为了解决军费开支问题,咸丰皇帝主动从内务府拨出一百万银子,并将宫中的三口金钟也制成金条,命人运到广西,支持广西剿匪。

另外,先后派了钦差大臣林则徐、李星沅,军机大臣赛尚阿等人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咸丰皇帝的举措,让曾国藩等大臣深感欣慰,都觉得他是一个敢作敢为的皇帝。

二是咸丰皇帝对自己没有信心。

可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咸丰皇帝的一系列措施,没有得到预期效果后,竟然想通过举办木兰秋狝的方式,提升士气,展示大清王朝的武力,震慑太平军。

这充分说明,咸丰皇帝是一个对自己没有信心的人。作为皇帝,不能做到“知行合一”,这让曾国藩等一些有远见卓识的大臣万万没想到。

曾国藩作为“五部侍郎”,在朝中有足够高的地位,他为何不进行劝阻呢?

这才是曾国藩的高明之处!请接着往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