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李天佑是四野的猛将,他的名气在战争年代可是比较高的,也为革命事业立下了大功,然而在建国后,却一直不瘟不火的状态,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首先就是缺少让他独当一面的机会,就比如开国将领中不少人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战役,像许世友,他攻克济南,让他在这场战役中名声大噪,而且只要提及他的名字,很多人就会想到济南战役,韩先楚打下海南岛,这是一场出色的登陆作战,所以他的名气也就比较高。还有杨得志代表性的消息就是新保安的战斗,刘亚楼代表性的消息就是解放天津,他们能够被人提及,都是因为他们参与的战役影响到了整个战局,所以他们的名气才会这么高。

可是李天佑就没有什么出色的地方了,虽然他参与过平型关的战斗,还有四平,天津的战斗,然而这些战役主要的领导者却不是他,这也就使得他的名气没有这么高,因为只要大家想到这些战役后,首先想到的并不是李天佑,而是其他人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比如平型关的战斗,虽然李天佑的部队与杨得志的部队都是负责主攻的任务,不过刘帅才是主持大局的人,所以这场战役即使最后打赢了,大家也都会说是林帅功劳比较大,至于负责主攻任务的部队,很少有人记得。

虽然在四平的战役中,李天佑的部队是主攻手,并且他也是指挥主攻作战的人,不过在这场战役中比较难的还是阻援的任务,天津战斗中,前线的指挥是刘亚楼,而李天佑的部队是负责从西部突围消灭敌人,而且这场作战计划是刘亚楼制定的,对于李天佑来说只是参与了,并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不过这也能够看出李天佑是有能力的,只是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就李天佑的军旅生涯来看,他基本上都是被当作将领开始用,并没有向着元帅的方向发展。假如给他独当一面的机会,也许他会有不一样的结果,而且在不少的战役中,还会打出更出色的战果。

再就是李天佑曾经有很长时间的空档期,在李天佑参与红军部队后,他就与敌人进行过多次作战,每次也都有非常出色的表现,而且职务也升得比较快,尤其是在抗日战争中,李天佑的能力已经被上级注意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在1938年5月李天佑因为生病不得不离开部队去了苏联治疗,在他病好后就去了伏龙芝军校学习,而他回国已经是在1944年了,这个时候日军都要投降了,所以他也就错过了上战场作战的机会。

由于这段空档期比较长,使得他错过了不少的建功立业机会,而其他将领也在这个时期不是建立了根据地,就是打出了漂亮的战役,自然战功也就此李天佑高。不过李天佑在回到部队后,就去了东北,然而他离开部队时间太长,所以就没有合适的位置给他,而他也就没有第一时间回到前线指挥作战,而是留在了后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在1947年5月,李天佑才接替了万毅的职务,他这才成为纵队司令,从那之后他就带着一纵开始了建功立业,而且在不少的战斗中,他也有出色的表现,不过抗美援朝战争,李天佑却没有参加,这也是他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一点就是李天佑病逝时间比较早,他是1970年因病去世的,建国后李天佑也被委以重任,担任过军区的副司令,还有代司令,甚至还担任过副总参,如果他身体好的话,也许中央还会给他提升职务,只是他的发展在1970年戛然而止,主要还是身体不行,才让他这么的默默无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