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5月,聂荣臻元帅临终前嘱咐女儿聂力,有机会去日本看望一下她的美穗子妹妹。不久后,美穗子发来不能前往凭吊父亲而深感遗憾的唁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8月的一天,中央总队第三团战士杨仲山随部队正在执行攻击井陉煤矿的任务。

攻破日军一处碉堡后,杨仲山突然听到一声声孩子的呢喃,他小心翼翼地上前打探,进入碉堡,推开一扇门后,竟然看到了一个日本小女孩无助地站在一名身穿和服的日本妇女尸体旁边。

见此情形,杨仲山来不及多想,立刻抱起小女孩就往回跑。日军的炮火十分密集,而小女孩似乎知道杨仲山的用意,一路上不哭也不闹。

历经艰险,杨仲山终于将孩子送到连长手中。连长思虑再三,认为战场十分危险,便又让杨仲山将孩子送到营部。

井陉煤矿距离营部要走小半天,杨仲山当年才17岁,还是个“半大小子”,但看到小女孩可怜的模样,也不免心疼起来,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包自己舍不得吃、藏了许久的饼干,喂给了小女孩。

到营部后,杨仲山向营长赖庆尧作了简单汇报,放下孩子,转身继续投入到了战斗中。而杨仲山不知道的是,此时赖庆尧处还有一位被其他连队救出来的日本小女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战斗结束后,赖庆尧经多方查证,证实了两个小女孩都是煤矿火车站副站长的孩子,父母在战斗中死亡。其中,杨仲山救回来的小女孩叫美穂子,年龄大概4岁,另一个小女孩叫留美子,不到1岁。

后来,杨成武听到第三团赖庆尧营部有两个日本小姑娘,认为事关重大,又向聂荣臻司令员作了汇报,请示如何处理两个小女孩。

聂荣臻司令员拿到汇报后,立即指示道:“成武同志,战士们做了一件对中国革命十分有益的事……前线危险,请将两个孩子送到司令部照顾。”

见到两个小女孩后,聂荣臻将美穗子揽入怀中,让炊事员做了一盆稀饭,亲自喂了起来。看到留美子不满周岁,聂荣臻又指示警卫员找村子里哺乳期的妇女喂养。

时间一长,司令部附近的战士和群众都知道聂荣臻收养了两个日本小女孩,但善良的中国人民谁也没有反对过,反而真心实意地对待美穗子姐妹,有好吃的好用的先给司令部送来。

虽然聂荣臻十分喜爱两个小女孩,但从抗日大局出发,他认为将两人长久地留在身边不妥,送到老乡家抚养更不是长久之计。思来想去,聂荣臻做了一个决定,联系石家庄日军,将她们送回日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临行前一天,聂荣臻与两个小女孩一起照了相,又找来老乡挑着两个筐子,一前一后地将孩子们挑到石家庄日军军营中,怕孩子饿着,聂荣臻和老乡们还在筐中放了许多吃的。

在给石家庄日军军官写的长信中,聂荣臻坚决地表示:“中国人民不以日本人民为敌……但一定要为中华民族之生存和人类之永久和平奋斗到底……”

要知道此时中日两国是绝对的敌人,聂荣臻此举是一种何其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在场的日军军官无不感激敬佩,他们向聂荣臻方向深深鞠躬,这一瞬间,成了抗日战争中不可多得的“名场面”。

一晃四十年过去,20世纪70年代末,中日关系走上正常化。1980年4月的一天,《解放军报》副社长姚远方给聂荣臻元帅送来当年他与美穗子姐妹的合影,询问聂帅还有没有印象。

“印象十分深刻,也想知道她们在哪里,过得好不好。”聂荣臻元帅动情地说道。几天后,一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的文章轰动了中日两国。

经过日方不断寻找,终于在九州宫崎县找到了已经成为三个孩子母亲的美穗子。同年7月14日上午,聂荣臻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美穗子及其家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穗子投入聂荣臻的怀抱,亲切地叫着“爸爸”。聂荣臻又问起留美子的情况,美穗子却落寞地说:“当年,留美子送去石家庄不久,便夭折了。”聂荣臻听后,沉默了许久。

之后,聂荣臻与美穗子又互赠了礼物,两人交谈了许久。但这次来中国,美穗子唯一的遗憾是没有见到当年从碉堡中抱自己出来的杨仲山。

不过回到日本,美穗子马上与杨仲山取得了联系,并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直到2005年,两人才见面,当然这是后话了。

1992年,聂荣臻元帅弥留之际,仍然挂念着美穗子,他嘱咐女儿聂力要好好关心美穗子妹妹的生活,有机会要去日本看看她们。

得知中国父亲去世,美穗子悲痛万分,她向聂力发来唁电,对不能来中国悼念感到遗憾。后来,美穗子也一直践行着做“中日友好”使者的承诺,先后五次到中国,她的女儿真智子也来过四次。

“我们十分痛恨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的灾难,衷心希望两国人民世代友好。”面对中日两国媒体的采访,美穗子母女二人多次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聂荣臻元帅救助日本孤女的故事成了一段历史佳话,已经传遍了全世界,成了中日友好的有力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