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战争时期的国民党军分为中央系和地方杂牌,其实中央军并不都是精锐,也有实力较差的;而所谓杂牌军里面却也有第7军、第35军、第64军等战力强悍的队伍。不过综合来看,国民党军中最强的还要数中央军“五大主力”。在第5军、18军、整编74师、新1军和新6军当中,整74师第一个遭到我军歼灭(47年5月),却始终被国共两军认为是五大主力里面最强的一个,为何如此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点原因,很多朋友只知道74师第一个被灭,让“五大主力之首”的头衔听起来显得有些名不副实,却不知道这支部队在被歼前曾把华野逼到什么份上。众所周知74师在山东境内被华野5个纵队15万大军消灭,而解放战争在46年全面开打时,华野主力的前身其实是在苏北苏中活动的,按理来讲此地能直接威胁国民党统治中心,直插南京,是绝对应当保留的,但是后来我军被迫转移去了山东。为什么转移到山东呢?正是因为整74师46年从南京出发,一路向北扫荡,凭借强大火力和优势作战能力在淮阴、淮安、涟水等战略要地连续获胜,华野自开战后未曾遇到74师这样强劲的对手,激烈抵抗损失上万主力部队后,不得不选择暂避其锋芒进入山东境内机动。看到这里,你还以为整74师名不副实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点原因,正是由于整编74师实力太强,该师被灭时,在孟良崮遭到5倍于己的对手围殴,3万国民党军对15万解放军(不含外围阻援部队),创造了解放战争野外围歼战的兵力对比纪录,这是其他国民党中央系王牌军没有过的待遇,无人超越。比如第18军于淮海战役被歼,双堆集的国民党12兵团有11万大军,我军用来围歼的部队也才不到20万人;第5军属于徐州集团,49年1月被歼于河南永城,国军当时26万人,解放军约40万人;新1军和新6军更惨一些,辽西决战时其隶属的第9兵团约12万人,面对东北野战军主力40万人,但即便如此,仍然达不到1比5的水平。所以从我军打这几支强敌时不同的重视和投入程度,也能看出整74师当年有多难打。值得一提的是,74师还是五大主力中,唯一一个被歼时没有使用重炮部队的,因为山地地形导致他们提前放弃了重武器,这大大削弱了其作战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三点原因,军队、军人之间自古都有惺惺相惜之感,能够比较客观地评价对手。虽然74师被华野歼灭,但从来没有给过74师抹黑性的评价。公认的事实是:74师是国军五大主力中最“白手起家”的一个,没有关系、没有背景、早期没有优势火力装备,主要是王耀武等人在抗日时期打出的战功,在多次正面会战中流过血,是国民党军中的“抗日第一军”。从发展过程和战功战绩两方面看,都比五大主力中的另外4支有一定的优势。虽然内战时期整74师因进犯山东被歼灭,但功是功过是过,华野包括我军高层都未直接否定过这个对手,反而肯定其昔日的抗日贡献,战斗力突出等特点。就连战死的敌中将师长张灵甫,也是我方在战后主动买棺材安葬的,以示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