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4549期。1946年6月,解放战争全面爆发,我军在华东战场上的局面十分危险:距离老蒋的统治核心区太近,无论作战兵力还是装备水平,都面临敌人重兵集团的巨大威胁。华中野战军司令员粟裕,从战略角度出发,向延安提出打几个胜仗后再撤离两淮,对于未来战局和指战员信心都会有好的影响。这个提案,得到了毛主席的许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指挥若定,面对李默庵集团的围剿,以三万多人的弱势兵力连胜敌人七场,歼敌破五万,超额完成了对中央的承诺。毛主席对粟裕灵活机动的战术十分赞赏,评价粟裕“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大军”。而在苏中七战七捷的过程中,华中野战军十纵司令员谢祥军表现出色,深受粟裕赏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军在苏中打得好,不代表老蒋会就此妥协。这一区域作为首府南京的北大门,国民党军无论如何也要清理出来。眼见李默庵不行,蒋某人动用了他手中最大的王牌:整编第74师。该师前身是赫赫有名的抗日部队74军,此时的师长是张灵甫。整编74师从南京出发,一路强势向北推进,在两淮击败了陈毅的部队,风头正盛直指涟水,意图横向切断我军的整个根据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6年10月,谢祥军指挥十纵将士,在粟裕司令员的整体部署下,投入了第一次涟水之战。谢祥军早年是四方面军徐总指挥的部下,参加过反六路围攻,作风十分勇武。他从红军时养成的习惯就是身先士卒,观察敌情时也喜欢身处第一线。这样的指挥员,能够清晰掌握第一手情报,有利于快速分析战局进行决策;但坏处是,指挥位置暴露、存在人身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常不幸,涟水之战中谢祥军被敌人的狙击手发现:他在黄河沿岸用望远镜观察时,被一颗子弹击中,经抢救后仍壮烈牺牲。与蒋军全面开战以来,粟裕手下还从未有这样高级别的指挥员阵亡。谢祥军司令员的牺牲,对于粟裕打击很大。但回过神来的粟司令,马上下了一道命令:不要发布消息,暂时不开追悼会!十纵师级以下干部,不传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谢祥军牺牲时,只有32岁,是一名前途远大的高级指挥员。如果没有发生不幸,未来可能会与三野“叶王陶”等名将并列,成为解放军历史上的重要将领。当时涟水大战正在进行中,粟裕面对空前强大的敌人,为保存华中野战军部队士气,派人临时接替了谢祥军的指挥岗位,忍住悲痛对内部“封锁”谢将军的死讯,十分顾全大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解放战争初期,敌人军事力量显著超过我方,苏中、两淮和涟水处于前部突出地带,我军兵力和补给比较困难,在战略上都是要暂时放弃的。但坚持运动战打法和分割歼敌战术的陈粟大军,仅用两年多时间,就把华东地区的国民党军精锐尽数歼灭。其中整编74师,在1947年5月被华野歼灭于山东孟良崮,敌中将师长张灵甫身亡,谢祥军司令员大仇得报。后来华东野战军司令部,为46年10月英勇牺牲的谢祥军补办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