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中国是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成立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许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因此很多人与毛主席建立了友好关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和毛主席关系好的人有彭德怀、林彪、周总理等人,而说起粟裕时,很多人则表示一般。

其实粟裕和毛主席的关系很好,而且粟裕还曾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之所以有一种关系不好的假象,其实是因为粟裕后期才崛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粟裕真正被毛主席发现是人才的时候,其实是在淮海战役的时候,那个时候的粟裕作出了傲人的成绩,可谓是一战成名。

在此之前,粟裕虽然是毛主席的警卫员,但因为粟裕是个内向的人,毛主席警卫员有很多,所以对他的印象不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跟毛主席的联系并不多,至少比不上林彪,好像直到淮海战役时,粟裕才进入了毛主席的视野。

实际上,其实粟裕很早就跟毛主席有过渊源了,甚至还当过毛主席的警卫员,但是粟裕主要是在朱老总的部队,再加上性格比较内向,毛主席对他的印象也不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1932年的时候,毛主席是想重用粟裕来着,但不凑巧的时候,粟裕在宁都会议上失势调到了别处,因此没能被重用。

后来在红军胜利抵达陕北之后,毛主席曾问起过粟裕,但得知的消息是他在游击战中牺牲了,这让毛主席很多痛心。

但后来粟裕突然冒出来了,他并没有牺牲,得知消息的毛主席开心极了,此后也进入新四军任职,出任第二支队副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之后,粟裕就开始在战争中立功,多次取得重大胜利,这让毛主席很欣慰,也开始计划重用粟裕。

当年毛主席还说过一句话,他随着众人表示:“粟裕了不得,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人的军队!”

而就在说完这句话之后,粟裕创下了一个又一个战绩,也验证了毛主席的这句话没错,往后确实指挥过几十万华野大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后,粟裕也一直在部队任职,但却错过了抗美援朝战争,那个时候的他正在苏联接受治疗。

1950年,粟裕因为身体原因错过了指挥志愿军的机会,被派往苏联接受治疗,后来回国之后,也依旧默默无闻地贡献。

其实粟裕是一个淡泊名利的人,他从来不在乎职位的高低,坚持自己,甚至还和后来的政治环境产生了冲突,但他坚持做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84年2月,开国大将粟裕同志病逝,享年77岁,骨灰葬入八宝山革命公墓,而后来其妻子按照他的愿望,将骨灰分别撒在了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不过大将的情况有些特殊,他生前有个遗愿,要求家人把自己的骨灰分成几份,分别葬在不同时期战斗过的地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粟裕的妻子楚青刚到南京时,不少干部过来迎接,但南京军区的向司令员在看到这件事情后,认为不妥。

在此后的会议上,南京军区的向司令员直言:“不应对楚青过于热情,工作时间尽量不要陪同行动。”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向司令员看似不近人情的做法,其实是为了保护众人,因为粟裕直到去世都没有摘掉“极端个人主义”的帽子。

而当时很多人都是粟裕的下属,如果对粟裕的遗孀太热情,南京军区或许会遭到批评,而下属干部不怕,作为军区司令的他必须要考虑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1994年底,粟裕恢复了名誉,向司令员也活到了100岁高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