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众号ID: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

作者宋银拢,笔名笑笑,《红楼梦》爱好者,企业工作者,业余间写过几篇红楼人物评论。

作者

宋银拢

大荒山无稽崖下经女娲锻炼过的顽石,被作为废物丢弃在荒野已千百万年,“自怨自叹,日夜悲号惭愧”。忽一日茫茫大士、渺渺真人经过,恰逢顽石静极思动之时。机缘来到。在顽石“携带弟子得入红尘,在那富贵场、温柔乡里受享几年”的乞请下,大师一番“念咒书符,大展幻术”,顽石被幻化做美玉。

奈何顽石自女娲补天至今都不曾沾惹尘缘,要来因果轮回的人间还需另待机缘。这不,赤暇宫神瑛侍者“凡心偶炽,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大师携带美玉,来到警幻仙宫交割了因缘。神瑛侍者情缘广布,“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和“受享几年温柔富贵”合而归一,《石头记》的故事自此开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宝玉出生后,相貌漂亮可人,气质清新脱俗,心思言谈清奇,“聪明乖觉处,百个不及他一个”,却同时又淘气异常,不思仕途经济,背离世俗期待,正是秉持了顽石、美玉以及神瑛侍者的灵气和冥顽。“祖母爱如珍宝”,父亲贾政斥之为“酒色之徒”,警幻仙姑称宝玉为“意淫——天分中生成一段痴情,闺阁中固可为良友,然于世道中未免迂阔怪诡,百口嘲谤,万目睚眦”。

雨村值得一提,他以“求取功名、再整基业”为使命,在正邪两赋之论时曾说“此等子弟,必不能守祖父之根基,从师长之规谏的”,但他没有一味排斥宝玉,反而每入贾府必求见宝玉,好奇了解宝玉亦正亦邪独具妙趣的性情。雨村曾启蒙甄宝玉、黛玉,对红楼人物、故事有独到认知视角,对黛玉的聪慧也知之颇深,可见雨村慧心慧眼,并非等闲俗辈或配角人物。众生为恶多不自知,但雨村很多恶行并非出自本心,而是俯就时务,是明知善恶却弃善为恶,因为他要“求取功名、再整基业”。我推断贾雨村故事线应该够长且完整,波澜过后,他的慧心可能复苏,在机缘面前重新被激活。

博爱广纳温柔

堪享。生在国公府,本已不缺温柔。陆续的又来了黛玉、宝钗、妙玉、宝琴等等,层层递进直达巅峰,终于有了大观园,所有美女聚居于此。宝玉乐于且善于同各位女性(或类女性)建立亲情、友情、爱情、才情、嬉娱、怀念、追忆、关怀呵护等情感纽带,让他敏锐感知并如沐春风般欣赏欢喜。宝玉起初是怀着揽尽天下温柔为我所享的懵懂,的确身边所有温柔都友好面向他,祖母和母亲宠溺爱护他,姐妹们亲近喜欢他,丫头们悉心照料他,偶见的女子也各有美好各有温柔,他有理由相信自己堪享天下温柔。

过滤。宝玉受享温柔是经过提炼净化后甘之如饴的受享。其实那些温柔并不是完美无缺,也不是毫无杂质。比如祖母和母亲、长姐元春,作为国公府的家长,手握宝玉婚事的话语权,来自她们的爱护也夹杂着世俗期许。甚至来自姐妹丫头的温柔也或多或少夹带私货,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不食人间烟火,难免有一些利弊得失的考虑。但宝玉从没有吹毛求疵,他总可以去粗取精,忽略瑕疵,淡化矛盾,构建出良性的互动关系,将自己可享的温柔最大化且最纯洁,然后尽情受享那份源源不断的温柔。

兼容。宝玉受享温柔可以兼容并收,而不是钟情排他。宝玉喜欢和所有温柔厮守,恨不得让时间永久停留在当下的温柔乡里。他不太考虑世俗的亲事(世俗规定他只能有一位正妻,规定他有妻妾之后不能以受享温柔富贵为追求)。后事更不考虑,“明天死了也算遂心一辈子”,只求现在就死了,漂在眼泪汇成的大河里去化灰化烟,再不托生为人。这是宝玉沉迷当下、受享温柔的宣言。宝玉对尘世人间毫不留恋,就想看几年热闹就离开,“在那富贵场、温柔乡里受享几年”,却在人间情缘和富贵温柔乡的末世盛宴狂欢沉沦。

情悟。有一天宝玉恍然悟到人生的孤独,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可能自己并不能例外。还有一天他被龄官冷落,意识到可能有一些温柔美好自己无法得到。再后来他看见女孩或出嫁或被逐或离开大观园,恍然意识到可能他的温柔世界在凋零。但前80回,他对温柔的受享基调是积极的,一直自认为有坚实的温柔可依靠,虽然也经历多次美好生命陨落,都只是零星或冷不丁出现的警示,都没有真的撼动宝玉受享温柔的逻辑,不禁想起警幻演绎完红楼曲后的感叹:“痴儿竟尚未悟!”。后四十回会有更加强烈的事件催促宝玉彻悟,在此不做臆断。

富贵不役于物

役于富贵外物,就是因为心中有富贵执念,对富贵和物化享乐过于在意,常见表现大致分为:穷人自苦或渴慕富贵,富人炫耀或过度享乐。刘姥姥口口声声计算眼前食物的银子价(熙凤也在计算)、秦钟见宝玉后对自身家境的羞惭,熙凤的比较贾王两家的富贵程度、炫耀、喜讲排场,包括探春对家族返贫的担忧、尤姥娘对贾府富贵的向往等,其实都是被富贵所役。

在宝玉心里,富贵外物根本不值得付出真心真性,创造、炫耀、维持或挽回富贵都是徒劳或多此一举。他才不考虑仕途家务,钻营谋生之类浊事俗情概不入眼,轻如鸿毛,不足挂怀。虽是国公府的公子哥,但自己自称拥有的也就是自写的字画,金银万两跟我什么关系。撕扇子可以换得美女一笑,那就撕了那些扇子,值什么。喜欢听碗盘摔碎的声音,那就摔碎它,值什么。他从不想重整基业、延续富贵,也没有失去富贵的危机感。他拒绝宝钗湘云谈什么仕途经济,劝黛玉不要担心什么后手不接,劝探春只管安荣尊富不要自寻烦恼,劝熙凤不要过度劳累要更加保养身体。

这也许就是高贵的真正内核:超然物外,专注于追求精神世界、寻找性情的释放和内心的秩序。这境界固然纯净高洁,在富贵基础崩溃时也会同步面临悬崖。分析这个冲突,有甄士隐的前车之鉴。甄士隐“禀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倒是神仙一流人品”,发达时候本地推他为望族。物质基础失去之后,“士隐乃读书之人,不惯生理稼穑之事”,岳父“怨她们不善过活,好吃懒做等”,士隐的生存逻辑断链,很快“贫病交攻、露出那下世的光景来”,直到宿慧被激活,离开人间。想来宝玉,也应大抵如是吧。

只伤情不迁怒

《红楼梦》作为悲剧故事的精品巨作,它的基本逻辑是:众生芸芸,各有来去,聚散有定,生死有命,枯荣有数。构成悲剧的因素和人物随因缘言行造作,喜怒哀乐、物往情来,如同世间万物自现又自隐。讲述者隐在故事背后,无声的流泪,无声的微笑,终于消失不见。我相信作者只是想讲一段刻骨铭心的世情故事,在故事里他看见了人间事的悲哀内核,也听见了人心内外的精彩华章,他讲出来,希望读者看见听见,和他一起流泪一起叹息。红楼梦不是战斗檄文也不是庭审陈述,作者懂得正是值得咒骂的东西上滋生成就了美好,而美好的莲花也根植于污泥之中,如若要摧毁不过是玉石俱焚,留下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宝玉沉浸式受享温柔富贵和造历幻缘,温柔富贵和情缘的每一次伤逝,都让宝玉痛心不已。但受享经历才是他的底层逻辑,那些美好的生命来了又去,对宝玉而言来了就受享,去了就追悼缅怀,他从来没有查寻罪证、缉拿凶犯、审判定罪等等迁怒和报复的行为。可卿死去、金钏跳井、尤二姐和尤三姐自杀、司琪晴雯被逐、秦钟病死等等,宝玉都在无限伤情之后很快修复了自己,继续去爱去受享剩余的或新增的温柔富贵,他爱自己的长辈,还有满怀善意的女孩子们,继续爱着世间一切的温柔。那些温柔的凋零和枯荣,也是宝玉受享人世的一部分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读者抱持着当代婚恋认知,误把宝玉想象成三角恋中取舍分明的理想爱人,也把红楼故事错看成狗血言情剧。其实在现实世界的评价体系里,宝玉这种对温柔“既要又要还要”的纯受享泛爱心理、只知道安荣尊富却毫不创建的败家行径,以及对温柔富贵的凋零逝去毫无作为的渣男表现,都必然被世俗指责毁谤。在审视宝玉时,心里掺杂几分世俗之见,就发现宝玉有几分不妥之处。只有完全净化掉内心所有欲望偏见,才能看见宝玉的心纯净如水晶,在强悍的世界规则面前终于碎成一地渣子,却在人们的心里留下永不消失的回声。

想起宝玉说“比如杯盘,原是盛东西的,你喜听那一声响,就故意的碎了也可以使得,只是不可生气时拿它出气,这就是爱物了。”宝玉(曹雪芹)那颗晶莹剔透的心,原是值得保全呵护的人间珍品,可读者喜读悲剧喜看故事,那就碎了它,化作一段摧心伤肝的故事,让读者陶醉其中,回味无穷,就是不枉人间一遭了。

后四十回里,宝玉会继续失去富贵,失去人间最后一份温柔,直到“无立足境是方干净”。当他完成受享经历的游戏,我相信他会怀着解脱和释怀,毫不留恋离开这个世界,开启另一端旅程,就像甄士隐面对故人只简断说上一句“走吧”!他找到了自己的归途,回到心灵的栖居之所。尘埃落定,秩序复原。我相信《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在人生尽头都会有异曲同工的解脱和释怀感,是真正的离开而不是迷失和轮回。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公众号立场无关。部分插图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红楼刘姥姥

扫描下方小程序码

进入公众号认证微店

更多好货等你来!!!

纵横谈

传统文化的当代应用

从前这些事

古今多少事,都做当下谈

红楼梦研究

公众号:HLMYJ001

投稿:hlmyj00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