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宝玉在《红楼梦》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衔玉而生,玉本代表的是富贵命,然而他的人生却以悲剧结束。如果究其原因,与“补天之石”有着密切关系。

如果说玉是他的表相,那么石就是他的本相,由石化玉入贾府,又由玉化石归隐,一进一出,补天石虽无缘补天,但入人间富贵女儿乡走了一遭,也算是一种安慰。

由于贾宝玉的双重特质,也就造成了他的交友范围相当广泛,上可与皇亲国戚为友,下可与平民百姓打作一团。

但不论与哪个阶层为友,他也是有选择性的,最后走进他心里的友人,基本都与他性趣相投。

但奇怪的是,与他性趣相投的朋友,最后基本都死了,那么作者为何要这样安排呢?实际王夫人在开篇就对此有一个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宝玉的“死亡”朋友圈

贾宝玉喜欢什么样的人,几乎是不言而喻的。秦可卿秦钟金钏晴雯林黛玉,这五位就是最典型的代表,但这五位的结局也无一例外以死终结。

尽管他们的死因各不相同,但本质都是为情而亡。秦可卿多情,秦钟痴情,金钏殉情,晴雯专情,黛玉为情所困。

如果这五位与贾宝玉无交集,有没有可能活成另一种结局?个人认为,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首先林黛玉就是一个最典型的答案,她在三岁时就有赖头和尚找上门,说要度她,叫她出家,其父母不肯;之后又提供了第二条方案,叫她凡是外姓一律不得见,便可平安了此一生。

同样,黛玉父母也没有听,依然将黛玉视为正常人养育,最后在贾敏死后,还将她送到了贾府。

如果按照赖头和尚的预言,那林如海贾敏此举无异于将她推入火坑,其结局也证明了这一点。林黛玉为情所困,最终郁郁而终。

秦氏姐弟与宝玉的缘分则更有意思,秦可卿首次出场便与宝玉结缘。小叔子不仅没有与她保持距离,而且还进了侄媳妇的睡房,这种心理暗示再明显不过了,令人不多想都难!

果然,贾宝玉在她的睡房里干了一件大事,从此与太虚幻境结缘,甚至在虚幻世界里娶了秦可卿,这种交集简直不要太深厚。

此后,秦可卿的画风就变了,她得了一种莫名其妙的病,与贾珍有关,还是与宝玉有关,小说没有明说,但宝玉为她吐血,这一细节却是耐人寻味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秦钟作为秦可卿的小弟,他与宝玉不相识都难,平日里秦可卿没在宝玉面前少唠叨他的弟弟,两人一见如故,又是一起上学,又是一块儿,导致秦钟结识了小尼姑智能儿,从此坠入情海,直到被淹死。

金钏与晴雯之死,有类似之处,都是被认为勾引了宝玉,教坏了他,间接死于王夫人之手。

但金钏之死更加激烈,她是投井而亡,这是明显的殉情,所谓殉情,倒不是与宝玉的情有多深,而是殉她自己的情,自己被冤枉的清白之情。

晴雯则很明显专情于宝玉,但是她又十分自爱,这一点与黛玉相似,爱而不得的悲苦,同是天涯沦落人。

上述五位都是有情之人,而贾宝玉则是多情之人,他能与秦钟亲近,也能与黛玉晴雯金钏打成一片。

但由于他的身份地位占有优势,所以他的多情并没有被加以限制,而是得到了随心所欲的释放。

警幻仙子说他是意淫,实际就是多情的表现。但其他人与宝玉没得比,但凡他们稍有做出些超出常规的事,便会被扣上各种帽子,最后被打压致死。

而在这一过程中,贾宝玉无疑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在他的大胆妄为下,这些人等于迷失了自我,最终不被他们所处环境所容纳,那么死亡也就成了必然。

这与鲁迅先生的爱情小说《伤逝》有异曲同工之妙,小说中的子君,就是受了涓生的蛊惑,不为世人所容,最终以死了结。

相反,如果子君没有遇到涓生,或许她的人生就是另外一种了。那么,贾宝玉身上到底有什么魔力,为何会带给别人灾难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贾宝玉的三根反骨

在那个年代,贾宝玉并算不上是一个正常人,这在他出生时便注定了。他本是天神,因凡心偶炽,故来人间渡劫,而所谓的劫本来就是指灾难,所以,他的人生必定充满坎坷。

在小说中,贾宝玉的坎坷主要表现在他的反骨上。首先,女性在封建社会居于从属地位,受尊重程度有限,但在贾宝玉心里,女性,特别是未婚女儿,在他心里被视为珍宝,并以水作比,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

在这样的理念下,也注定了贾宝玉对女儿们的态度,多情且尊重。正是如此,那些女儿们才与他打成了一片,彼此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其次,他不爱读书,但并不是真的不爱读,只是不愿意只为功名利䘵而读书,并视那些读书人为“禄蠹”。

封建社会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古代男子唯一的出路就是参加科举考试,以此改变命运,光宗耀宗。

但贾宝玉不但大骂这样的读书人,而且自己也不愿去这样做,这也是贾政对他失望的地方。

第三根反骨就是他的婚姻观,古代社会推崇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贾宝玉却与林黛玉却是私订终身,他送了她旧手帕,她写了三首诗回赠,尽管没送到宝玉手中,但他们二人的心思早已相互明了。

王夫人对黛玉没好感,对晴雯也没好感,并不是单纯地认为漂亮的女人会诱惑宝玉,而是在她的理念中将漂亮的女人与狐媚之人划上了等号,等于一杆子打翻了所有漂亮的女性。

从上述总结出贾宝玉的三根反骨,即尊重女性、不爱读书和自由恋爱婚姻。尽管是反骨,但贾府也并没有一棒都打死,还是选择性的压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夫人给出的答案

贾府对宝玉的前两根反骨都在无奈中给予了包容,对于多情,喜与女性厮混在一起,贾政固然厌恶,但也管不了,毕竟对于男性的出轨,这是封建社会的通病,贾母都认为没问题,她说过年轻人难保不这么着。

对于宝玉不爱读书,问题也不大,毕竟贾府爱读书的人几乎没有,即便读书好,如贾敬,最终也没有为贾府基业带来实质性的好处。

对于他们来说,正如贾赦所言,像我们这样的人家做官并不难,可以捐卖。秦可卿死后,贾蓉就是花了一千二百块买了个五品龙襟尉。再说,连家仆赖氏的儿子都有官做,更何况贾宝玉呢?

但是在婚姻自由上,贾府怎么不让步了呢?四大家族利益的维系全靠联姻,贾府衰败了,如果连这条路也被堵上,那真是无路可退了。

综上所述,由于贾宝玉违背了太多的社会法则,所以在开篇时生母王夫人才说他是“孽根祸胎”、“混世魔王”,这并不是什么好词,但形容得很贴切,八个字说出了贾宝玉的真面目。

不过像这样的人,由于难容社会,总会受到一些惩罚,比如孙悟空也是如此,取经就是大闹天宫引发的后果,贾宝玉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