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中期,广东番禺(今广州黄埔区)有一个小小少年名庄有恭,自幼聪颖,有神童美誉。他家就住在镇粤将军官署附近。

在他十一二岁时,有一次与一群儿童放风筝,哪知一不小心,扯断了风筝线,那风筝便飘飘荡荡地掉进了将军署的内宅。其他儿童都傻了眼,呆呆地站在官署门外,连呼"可惜",懊恼不已,却又束手无策,惟独庄有恭不慌不忙地说:"既掉在将军署中,取出来就是了,有什么可懊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齐白石人物画

小伙伴们七嘴八舌地说:"将军的官署,平民百姓怎么进得去呢?""即使混进去了,也难免会被当成小偷,不被打个半死才怪呢!"于是,庄有恭自告奋勇地说:"好,那你们在这儿待着,看我进去把风筝取回来。"

说完,他就装出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慢慢地凑近官署大门玩耍。守门人见他是个小孩子,没有在意。当守门人不再看他时,庄有恭突然跌入门内,直奔内宅而去。待到守门人发现,庄有恭已在数十步开外了,急得守门人连呼:"站住!"并在后面紧紧地追赶。

此时,镇粤将军正在客厅里与客人下象棋,听到了守门人的呼声,他连忙起身而出,拦住了庄有恭,并把他带进了客厅去询问。庄有恭不慌不忙地说明了来意。镇粤将军见他眉清目秀,一副伶俐相,心中已有几分喜爱,却故意板起面孔,问了他一些家中情况。庄有恭对答如流,镇粤将军心里更是高兴,又问道:"你有没有读过书呀?"庄有恭答道:"正在读。"将军问:"那么,你会不会对对子"庄有恭满不在乎地说:"对对子是小事一桩,有什么不会?"将军一听,暗想这小子好大的口气,于是不露声色地问:"你能对几个字的对子?"庄有恭道:"一个字的能对,一百个字的也能对。"将军哪里肯信,不满地说:"好,那我就出副对联让你对对,若对不出来,我可不饶你!"说罢,将军抬头看见厅堂上悬挂着一幅画作《龙虎斗》,便随口吟道:"旧画一堂,龙不吟,虎不啸,花不闻香鸟不叫,见此小子可笑可笑。"将军的意思当然很明白:你看堂上龙虎尚且不吟不啸,你这个无知小子,却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口出狂言,若对不出下联来,我可要好好教训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古时儿童上课图

哪知庄有恭略一思索,便指着将军与客人下的象棋残局,答道:"就凭着这个棋局,便能对出将军的下联。"然后他朗声吟道:"残棋半局,车无轮,马无鞍,炮无烟火卒无粮,叫声将军提防提防!"庄有恭的意思也很明白:你将军的棋艺并不高超。不过,输掉一局棋倒也罢了,若真的统兵打仗,碰上这车马炮卒均难运用的窘境,看你如何对付!

将军与客人听了,均大为赞赏。于是,将军亲自去捡起风筝,递给庄有恭,并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好孩子,果然聪明异常。好好用功读书吧,日后前途无量呀!"

果不其然,庄有恭在乾隆三年中举,乾隆四年(1739年)被点为状元,成为清代第一位出自广东的状元。在乾隆帝的印象中广东乃属于“僻远之省”,自清朝开科取士以来,还从未有过广东籍的状元,这让乾隆帝既惊且喜,遂任命庄有恭为翰林院修撰,入值南书房,赐南书房行走,成为皇帝身边的近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庄有恭画像

此后庄有恭仕途上一路青云直上,非常顺利。他历任翰林院修撰、侍读学士、中丞、光禄寺卿、兵部右侍郎、刑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两江总督、太子少保,以及江苏、浙江、湖北和福建巡抚等职务。

庄有恭一生勤政爱民,清廉自励,还长于治水,认真汲取前人的治水成绩经验,如明代创造和发展的纵横叠砌法的鱼鳞大石塘,他积极应用,“照鱼鳞作法,逐层整砌”为人所称道。清代著名学者钱大昕在有恭墓铭中盛赞其治水功绩:“水旱拯恤无因循,清波可活涸辙鳞。筑塘悍海土石坚,或编竹络楗茭薪。”

少小聪慧者何其多,能成大事者凤毛麟角。究其原因,不外乎后天持续的努力和毅力,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自我管理与适应环境的能力,具备了这些,在成长的道路上抓住机遇和时机,一朝乘风扶摇九万里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