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张学良的大名,可谓是如雷贯耳。他与杨虎城将军一同发动西安事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丰功伟绩被世人铭记,却鲜少有人知道他晚年远走美国,不得归乡的无奈。

为了弥补自己的遗憾,张学良交代儿子张闾琳替他回故乡省亲,了却他的思乡之情。

1994年5月,张闾琳偕同妻子陈淑贞乘坐飞机由美国抵达首都北京,并受到了隆重接待。三日之后,张闾琳夫妇二人抵达张学良的故乡辽宁,不仅受到了领导的热烈欢迎,当地政府还要交付两人200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张学良自己为什么不亲自回来看看,而是要让其儿子替他回来省亲呢?当地政府又为什么要交给张闾琳夫妇2000万呢?这笔钱究竟有何来头呢?

远走他乡

提起张闾琳,或许不知道。当如果说到他的家人,肯定耳熟能详。

他的祖父便是鼎鼎有名的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人称“东北王”;父亲是大名鼎鼎的张学良,人称“少帅”;母亲是才貌双全的赵一荻,人称“赵四小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是张学良和赵一荻的唯一骨肉。张闾琳出生的时候正是张学良手掌大权的时候,可谓是一出生就站在了旁人一生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可是世事难料,这样的富贵生活也仅仅只是持续了十年了。在这期间,他享受到了家族的荣耀,有着父母的疼爱,是一个生活无忧、天真烂漫的富家小少爷。

十年之后,他被母亲亲手送离中国,远离亲人朋友,在异国他乡隐姓埋名,开始了数十年的颠沛流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7年,发生了一件举国震惊的大事——西安事变。这件足以改变中国命运的事件的发动者正是张学良。张学良因此事被蒋介石记恨,后遭受到蒋介石长达半生的软禁

妻子赵一荻面对张学良的身陷囹圄,并没有选择抛弃丈夫,明哲保身,而是毅然决然地远赴贵州,陪伴在张学良的身边。

赵一荻也深知自己一旦走入了那间牢笼,或许终生的光阴都将虚耗在里面。她可以委屈自己,可自己的孩子又何其无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怎么能够忍心因丈夫和自己的缘故,就将其一生禁锢在名为保护,实则看管的小小一方天地呢。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她的孩子理应像那无忧无虑的鱼和自由自在的鸟,一生不被世间的樊笼束缚。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也。于是,赵一荻不顾张闾琳的不解和哭闹,将其托付给可以信服之人,唯一恳求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地长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年仅十岁的张闾琳远赴美国,开始了长达数年的美国之旅。为了不暴露身份,招致杀身之祸,张闾琳被迫放弃母语,改说英文,还取了英文名字。

在这数十年之间,张闾琳与家人被迫分割在大洋两岸,从未有过电话联系和书信往来,但是在他们心中却从未忘记过对方的存在。

省亲缘由

天下没有一位母亲不心疼贺思念自己的孩子,饱受骨肉分离之苦的赵一荻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自己的儿子。

可是为了保证自己孩子的安全,赵一荻在数十年间都未曾主动打听过张闾琳的下落,只是暗自关注着美国的局势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数十年间,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妇一直安安分分,从未做过违规之事。两人身处别墅之中,从不主动与外界接触和联系,也未做过什么出格之事,这使得蒋介石慢慢放松了对他们的看管,允许他们可以接待一些访客

在一次与友人辞别中,赵一荻得知他们即将远赴美国任职,心中不免又想起了远在大洋彼岸的儿子张闾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行千里母担忧。一时之间,对儿子张闾琳的担忧如潮水般涌出,赵一荻再也按耐不住对儿子的思念之情,再三恳求好友,希望好友能够伸出援助之手,可以帮忙寻找自己孩子张闾琳的下落

面对一位母亲满含热泪的殷切恳求,想必没有哪一位会拒绝吧,更何况是多年的好友。好友接受了赵一荻的请求,答应竭尽所能寻找张闾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时间已过去数年之久,其间又无任何联系,赵一荻所能提供的线索寥寥无几,仅仅是一个名字和一个地点。

线索如此之少,要想在茫茫人海之中寻找一人,如同在大海里捞针,谈何容易。一次次充满希望的前往,又一次次以失望回归作结。

所幸,赵一荻的好友并未放弃希望,凭借着自己的人脉再三打探。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还是让他们打听出了张闾琳的行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友急忙将这一好消息告知于赵一荻。赵一荻喜极而泣,恨不得立即飞往儿子身边,可奈何受人监视,她们夫妇两人根本不能离开所在之地。

于是,在友人的安排之下,张闾琳坐上了前往台湾的飞机。面对阔别十几年的孩子,赵一荻当场泪洒当场。

张学良、赵一荻和张闾琳都感慨万千,都情不自禁留下了眼泪。一时之间,房间充满了阵阵哭泣之声,在场的每一个人却都充满了喜悦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之后,蒋经国去世,张学良和赵一荻夫妇也恢复了自由之身。于是,夫妇两人前往美国,与儿子一家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张学良虽然半生囚禁,但是晚年有妻子儿女陪伴,也算是幸福美满。只是,中国人自古讲求落叶归根。张学良虽然身在美国,但是心中始终心念故土,渴望再看一眼生养自己的土地。

可是他也深知自己年事已高,年迈的身子已经经不起长途跋涉,回归故土这件事也就成了张学良心中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自己不能回归故土一事,张学良内心深处始终未能放下。于是,张学良让张闾琳回国,代替自己看看那片生养他的土地。

面对年迈父亲的请求,张闾琳一口就答应了下来,他也想看看那个让父亲心心念念的故乡现在究竟是什么样子的。

交付巨款

1994年,张闾琳偕同妻子陈淑贞踏上了回国的路途。中央得知张闾琳此次回国是替父省亲,对此事相当重视,交代当地政府一定要好好招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闾琳夫妇一下飞机,就受到了辽宁省政府的热情款待,不仅安排好了衣食住宿,还贴心安排了陪同人员带领他们参观了故居、园林等张家故地。

之后,政府人员交给张闾琳夫妇一个文件。打开之后,张闾琳夫妇异常震惊,原来这竟是一笔2000万的巨款。

张闾琳一头雾水,不明白辽宁省政府为什么要交付给自己2000万的巨款。政府人员解释,这一笔钱财是政府付给张家的房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自从张学良被蒋介石软禁之后,国民党就全权代理了张家的所有财产。

新中国成立之后,部分张家财产得以从国民党和日军的手中收回,收归政府,由政府代为处理。这几十年间,政府将部分张家地产用于设施建设,进行国家发展。

但是,这毕竟是张家的私产,理应支付相应的报酬。为此,中央甚至下达过相关的文件,嘱托当地政府一定要好好核查张家产业,并统计出相关的费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2000万正是已经核查的部分所支付的费用。

面对政府人员的说辞,张闾琳表示此事事关重大,自己并不能擅自做出决定,要政府先行保管这笔钱,自己则告知父亲张学良这件事,由父亲做出相关决定。

政府人员也表示理解,表示尊重张闾琳的任何决定。如果有任何问题,可以随时联系相关的政府人员,他们会及时解决一应相关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随即,张闾琳迅速联系父亲张学良,告知父亲自己在这边的相关事宜以及2000万巨款的房租。

面对这掉下来的泼天富贵,张学良并未有所意动,并让儿子转告政府,这笔钱可用于家乡建设,他分文不取。

张闾琳将父亲张学良的决定告知了当地政府,并表示自己尊重父亲的决定。面对张家父子的深情大义,当地政府对他们的慷慨行为表达了感谢,并欢迎他们随时回来,中国永远是他们的故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美国之后,张闾琳细细将自己在中国的经历讲给父亲张学良听。虽然自己无法亲自前往,但听着儿子的讲述,张学良心中感慨万千,也算是填补了自己的遗憾。

2001年,这位跨越了两个时代的百岁老人病逝于美国的一家医院,结束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结语

前人是非功过,留与后人评说。过去种种,终将随着时光流失,而烟消云散。

回顾张学良的过往,让人不免唏嘘。张学良出生于军阀世家,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少年时期,求学军中,成绩名列前茅;青年时期,任职将领,军事才能突出。

可世事易变,西安事变结束后,张学良惨遭囚禁,半生囹圄。晚年时候,远走美国,最终病逝于异国他乡,至死也未落叶归根。

他心念故国,多次想要回国,因为种种原因,都未曾实现自己的心愿。庆幸的是,他的儿子张闾琳曾多次回国,也算是填补了他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