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廖兴

代持婚过!近期由于部分红盘入市,在网上,开始出现了一些声称“可代持”的信息。这些信息虚实难料,今天发哥想来再跟大家聊聊代持这个事。

金融城三期某新盘,有人声称可代持,图据:小红书

在成都“网红盘”倍出的那个年代,大量与周边二手房倒挂价差的新房销售时,也让无数投机客搞起了找资格代持房产的偏门操作。

关于此事的风险,成都商报2022年曾报道过攀成钢乐天圣苑的一场代持纠纷,有两人合伙买房,一起还月供,一起付首付,还签订了《合伙购房协议书》,但因房屋上涨后,“被借名人”开始不认账,最终对簿公堂。详情点击

现实生活中,类似因“房屋代持”引发纠纷的事件不胜枚举。这一次,我们也针对大家关心的“房产代持”易引发的相关问题,特别邀请到律师进行专业解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代持是把双刃剑

最大风险在于“被借名人”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房产代持”并不违法,但因潜在风险极高,也被视为一把双刃剑。

在过往案例中,最大风险就常常发生在“被借名人”身上,包括又不限于被借名人反悔、被借名人私自处理房产、房产被查封拍卖、婚姻变化、意外死亡等。

前文提到的案例,便是“被借名人”反悔的典型案例——本说好且签订《合伙购房协议书》确认各自享有房子50%的产权以及房产增值的一半,但在房屋增值后,“被借名人”冯某却开始“赖账”。

同样在不久前,还有媒体报道了一起因“房产代持”闹得不欢而散的事件,张先生与李女士原是恋人,但因李女士不具备在京购房资格,双方便商议借用张先生名字购买一套房产。

但不久后,两人分手,张先生却私自将房产进行了抵押,最终两人闹得不可开交。

事实上,即便能找到一个靠谱的“被借名人”,同样会存在不可控的隐藏风险。

例如,“被借名人”万一突发疾病过世或丧失行为能力,则会涉及继承权或监护权的问题;“被借名人”征信变化,从而导致银行卡被冻结而无法如期还贷等诸如此类的情况。

对此,北京大成成都律师事务所曾新宇律师说,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只有尽可能把可能发生的风险点均提前约定到代持协议中,特别提醒以下情况均应作为单独条款加以约定,如“被借名人”去世、离婚、负债、失联或因其他法律问题被法院查封房产等情况。

她还称,由于合同不对抗善意第三方,所以即使做了合同约定,最后借名人也有极大可能只能获得违约金,而不能获得房产所有权。也就是“赢了官司,输了钱”。

做好风险规避

代持协议需注意哪些事项?

如若遇到特殊情况,必须经人代持房产,我们又应该如何做到最大化规避风险?

曾新宇律师表示,双方需要在代持协议中对以下几点进行规范,才能尽可能规避风险及保障合法性。

先要明确协议内容。即在进行借名买房或房产代持之前,双方应签订详细的书面协议,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包括房屋的购买、使用、收益分配、转让、以及未来出售房产时的分配方式等。

再者是房产登记问题与明确房产权属问题。由于房产证上名字是被借名人,实际购房人在法律上很难直接证明其所有权,双方还应明确房产的权属归属和将来的权利转移方式。

同时,实际购房人也需保留所有交易凭证,包括银行转账记录、付款收据和相关的购房文件,以证明资金的来源和流向。

其次,还应考虑到被借名人的风险防控和税务问题。这能较好避免被被借名人抵押、转卖房屋等风险,以及涉及到遗产税、赠与税等。

还有就是上文我们曾提及的“被借名人”意外情况,因此协议中也应考虑继承和赠与的环节,以免出现被借名人意外去世后,会按照其遗嘱或者法定继承规则继承,可能会与实际购房人的意愿不符。

最重要的是,要清楚所购房屋的性质,不要购买有政策限制交易条件的房产。因为,按照以往判例来看,为逃避限购政策而找人代持则是不合法的,也就是法律上所称的协议因违反公序良俗而无效。

最后,发哥想说,“房产代持”的潜在风险很大,常常还存在请求确认产权共有得不到支持、房屋被转卖或者因被借名人对外负债被法院强制执行等风险。

因此,特别提醒广大读者朋友:“代持房产”总体风险很高,无法做到充分规避风险,就不要为抢网红盘铤而走险。

主编:余鸽

副主编:赵述锦

编辑:廖兴

图片来源:成都商报资料库/IC photo/图虫创意/视觉中国

原创文章由成都商报房产部采写,如需转载,请后台联系授权,若擅自转载,一诉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