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假期3天,我又着去年五一节、端午节徒步浏阳河的诗意行程,先乘车到浏阳市集里街道宏源水泵站,再继续往上游行进,展开我的跨年之旅,元旦节当天下午到达浏阳市经常集中燃放烟花的地方——天空剧院,之后乘车返回长沙市区。我仍以散记的形式,介绍沿途见闻,这是这次徒步浏阳河散记的第三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晨曦初露,冬天的太阳很快把万点金光洒向浏阳河流域,浏阳市区被一片祥光点染。

这一天是元旦佳节,早上起来一看天色,我知道我新年第一天的徒步旅行将披着阳光的锦缎前进。

早餐后,我带着好心情上路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新年的徒步旅行从浏阳市区老铁路桥开始,从左岸逆流上行。

由于跨年夜人们放了太多的烟花鞭炮,市区的街道到处都是垃圾,空气中也还飘荡着硫磺的气味。想来是个矛盾,不放烟花鞭炮无年味,过节不热闹,放吧有污染,甚至有安全问题。如何把握度,值得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笔者看到,清卫人员正在清扫岸边的街道,许多地方还要接水管放水冲洗。清卫人员每逢过节就会增加大量的工作,其辛苦不为外人道。

沿河两岸的商铺都已纷纷开门,迎接新年第一天的游客高潮。

镜头下的微笑老头,说他每天都来浏阳河边散步,已60多岁,退休数年,儿女都已成家立业。

老人们在街边小店下棋,孩子也来凑热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彩虹桥不远,一组雕塑引起我的注意。三个现代女性一个站着两个坐着,站者吹笛,坐者一拉二胡,一弹琵琶,站在旁边的我,仿佛听到一曲新年的交响,或者迎春的序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彩虹桥又叫风光桥,两个大圆拱支撑着桥面,与水中的投影组成一个巨大的“8”字。一到晚上,拱上的彩灯点亮,仿佛彩虹卧波,十分引人注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往前走,那不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吗?你看他一手牵毛驴,一手搭凉棚眺望远方,仿佛在看浏阳的远景。基座上刻“双枫浦 杜甫”5个字。杜甫“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早已成为现实,浏阳多年前已位列全国百强县,足可告慰诗圣了。

据说,杜甫在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曾到过浏阳,写下名诗《双枫浦》,其中一句“辍棹青枫浦,双枫旧已摧”,距今年刚好1255周年,让人感慨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24年元旦,我继续沿浏阳河徒步旅行,上午十点过,来到思邈公园门口。

思邈公园位于圭斋路、浏阳河路、浏大公路交叉处以及济川河与浏阳河的交汇处。牌坊正面上中书“思邈公园”四字,背面上中书“苍生大医”。该公园建成于2001年,是为纪念唐代名医孙思邈而建,内有孙隐山,山下有药王洞、升冲观、洗药桥、洗药井等遗迹。孙隐山上建有孙隐阁,登阁可俯瞰公园景色。公园2021年又进行了改造。园内设有小桥流水等景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药桥泉石是古浏阳八景之一,相传为唐代药王孙思邈在浏阳洗药炼丹之处。古代文人骚客或慕名而来,或题咏作赋,给后人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公园中的孙隐山和药王洞,都因孙思邈曾隐居在此而得名。据传,孙思邈在此修道炼丹39年,发明了火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该洞原名半仙洞,在孙思邈去世后, 当地人为纪念他,而将洞名改为半仙洞。

据了解,药王洞总长218米,洞内冬暖夏凉。我没进药王洞。由于当天孙隐阁底的门锁着,也没能登阁观景。

升冲观位于孙隐山东北麓,处于浏阳河畔,观内存有明代大学士庐陵陈撰文的“升衙观”记碑文。观前有太极八卦图,观门两侧有对联一副,即“诸天不老;大地常春”。墙壁上有“无量天尊,道法自然”的字样。门口有《孙隐观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园内安放着孙思邈的塑像。矮墙上有浮雕。门口的高大石柱上,镌刻着《陈真人枕上记》《孙真人卫生歌》《孙真人摄养论》《大医精诚》《千金方》《千金要方》(片段)。

孙思邈到底是否真的在浏阳隐居过,尚无史料可考,希望传说成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元旦节中午,因看地图得知浏阳文庙相距不远,于是过去看看。

浏阳文庙,为祭孔场所,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属浏阳市圭斋东路81号,浏阳一中校园内,始建于宋朝。历史上每逢春秋两季和孔子诞辰时举行祭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浏阳文庙坐北朝南,门口就是街道,背后有山。主要建筑有大成门、大成殿、东西舞亭、东西庑等。大成门两侧还建有名宦祠、乡贤祠等。

校园生活区门口有楹联一副:“物力维艰每念饥寒忧天下;韶华足惜莫将温饱误平生。”

大成门檐前两石柱下面阴刻清雍正帝撰联一副:“先觉先知为万古伦常立极,至诚至圣与两间功化同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成殿内有“万世师表”横匾。殿两侧建有钟楼、鼓楼。石砌月台下踏步台阶中有祁阳石雕“双龙戏珠”。月台东西两面是舞亭、乐亭,称为东西舞亭。浏阳文庙明清时代每年举行的春秋两次祭孔活动,演舞、奏乐就在东西舞亭里表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成殿月台下的甬道直通大成门,甬道两侧为庭院,庭院外侧两庑改建成了博物馆。

笔者走进博物馆,参观了《浏阳文庙历史文化陈列》。“斯文在兹”四字牌立于入口处。博物馆用传统的展陈形式和现代化的展陈手段,介绍“千年文庙的前世今生,孔子的生平事迹及伟大贡献,浏阳古乐”等三个篇章的内容,传承和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展厅里的互动显示屏上有《孔子圣迹图》,点开后我看到有50多页共105个故事,是表现孔子一生事迹的连环图画,故事很生动。

展览的第三个篇章,介绍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浏阳古乐,也即浏阳祭孔音乐,是融礼、乐、歌、舞于一体的祭孔礼仪文化。浏阳文庙祭孔音乐被誉为“中国雅乐的活化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成殿门口一侧,有200年左右树龄的紫薇早就落光了叶子,可是,在小小的镜头里可以撑满整个天空,那些被树枝分割出来的蓝色碎片,越看越让我感到新奇。

在古代,文庙可以说是一座城市、一个地区的文脉所在。国内各地幸存的文庙,保留完整建筑的已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浏阳文庙,一个着古装的小团队在大成殿前的广场上拍合影,引起我的注意,他们一举手一投足都用古代的礼仪,让我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小小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