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三国时期,许多优秀将领凭借自己显赫的战功和英勇的事迹名垂青史,其中不少更是被后人编入戏曲、小说中,其骁勇善战的形象在人们的不断传唱和改编中愈发丰满、鲜活。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尽管在战场上表现平平,但仍然凭借划时代的创举被后人铭记的将领,如史料当中最早明确记载到达宝岛台湾的东吴将领卫温、诸葛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我国最大的岛屿,台湾岛虽然是风光秀丽、物产丰饶,但在三足鼎立局面形成时还只是一片有待开发的蛮荒之地,发展水平极低。尽管在很久之前台湾岛上的土著居民就已经与大陆人有了密切往来,但黄龙二年(230)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进行的航海行动仍可谓史无前例的壮举。然而,卫温、诸葛直回到建业后却很快被孙权下诏诛杀。按理说,他们二人长途跋涉开疆拓土,就算没有多大功劳但也有苦劳,那么孙权为何非要对他们痛下杀手呢?

对于这一重要事件的始末,《三国志·吴主传》当中记载道:“二年春正月......遣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及亶洲。亶洲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遭风流移至亶洲者。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但得夷洲数千人还。三年春二月......卫温、诸葛直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

首先,此处史书提及了两个地名,即夷洲和亶洲,又讲述了秦始皇派徐福出海、一会稽人乘船顺风抵达亶洲的两个故事。相传,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尽管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但仍因为有限的寿命而感到焦虑。因此,他不惜耗费大量人力财力派遣方士四处求取长生不老药。其中,一个名叫徐福的方士率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传说中的蓬莱仙山,但在抵达一个叫做亶洲的地方后却永远留在了那里。

到了东汉末年,相传亶洲已经定居着数万户百姓,且岛上居民时不时还会前往位于沿海地带的会稽郡一带进行贸易活动。与之相对的,曾有一会稽人出海时被大风刮走,误打误撞抵达了亶洲。当然,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与徐福出海一样存疑。以今天的眼光看,所谓的亶洲应当就是日本南部,而汉末三国时期东吴的航海技术尽管已经颇为高超,但想要远渡重洋,仅靠一次出航就顺利抵达日本还是十分困难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这一点,唐代高僧鉴真法师的故事也可以作为参考。天宝元年(742),已经在佛法上成就颇高的鉴真法师应邀前往日本传播佛教思想和大唐文化。然而,他先后五次尝试东渡都没能成功,其间还不幸双目失明。终于,天宝十三年(754)鉴真第六次东渡并成功抵达日本,从此被尊为日本律宗初祖。

鉴真法师的精神和贡献令人钦佩,但我们从其经历可以看出,即使到了卫温、诸葛直抵达台湾的五百余年后,前往日本仍然是非常艰难的。如此说来,卫温、诸葛直因为“所在绝远,卒不可得至”而没能完成寻访亶洲的任务可以说完全无可厚非。不过,在孙权看来,他派遣万人出航,理应取得辉煌的成果,但这次耗费巨大的行动却只换来了数千夷洲土著,这显然同孙权的心理预期相差甚远。

所谓“违诏”,是指卫温、诸葛直没有奉命抵达孙权计划中最重要的目的地亶洲,而“无功”,自然是说他们没能带回孙权想要的长生不老药。虽说和蜀汉政权的缔造者刘备年纪相差二十一岁,但黄龙二年时孙权也已经将近五十岁,对于长生不老的追求愈发急切。如今劳民伤财探寻不成,自然是恼羞成怒,继而迁怒于“办事不力”的卫温、诸葛直二人。

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卫温、诸葛直辛苦跋涉,甚至堪称最早将台湾与大陆明确联系到一起的重要人物,其成就毫无疑问值得肯定。但对孙权来说,这二人本就没在战场上立下过什么显赫的功绩,如今又没能完成如此重要的任务,因此不但无功还有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生不老药并不真实存在,孙权的愿望终究只是一厢情愿的妄想,但卫温、诸葛直却要平白无故地为其虚幻的追求承担代价,实在令人叹惋。说到底,被晚年变得愈发昏聩的孙权直接杀掉或间接逼死的大臣、将军数不胜数,就连陆逊都没能幸免,如此看来,卫温、诸葛直也只不过是其中平平无奇的两个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