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3.15曝光东方甄选、小杨哥直播间带货“梅菜扣肉”后,网络上要关闭直播带货的呼声越来越高了。

从三只羊直播间的境况就可以看出,大众对于直播带货的信任度已经降到了冰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要三只羊旗下的直播间一开播,弹幕和评论全是“梅菜扣肉”。小杨哥的徒弟嘴哥直播带货也惨遭滑铁卢,从当年直播间10万+的人气到如今仅剩3000人,嘴哥直接心态崩溃。

直播带货未来的路到底该怎么走、怎么监管?4月9日,国新办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信息量巨大!

01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 明确主播责任

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经正式发布。在这场吹风会上,市场监管总局对于《条例》进行了介绍,有三点值得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近五年,直播电商市场规模增长10.5倍,同时投诉举报的增幅高达47.1倍,明显高于传统电商,说明发展和规范还不平衡;

二、在强化信息披露方面,《条例》规定经营者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提供商品服务的,应当在其首页、视频画面、语音、商品目录等处,以显著方式标明或者说明其真实名称和标记;

三、由其他经营者提供商品服务的,还应当向消费者提供该经营者的名称、经营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直播带货必须说清楚“谁在带货”、“谁带的货”,这也是营销的前提和底线。

从这三条规定可以看出,国家已经开始明确要限制直播带货的野蛮生长了。

也就是说,今后要开始明确主播的责任,谁带货出了事就找谁,而不是像某些直播间那样,全部把责任推给第三方商家,不能卖完就不负责任了。

《条例》针对网络消费存在的问题,为更好地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也作出了一系列新的规定。

一是禁止“刷单炒信”,二是禁止“强制搭售”,三是禁止“大数据杀熟”,四是规范“自动续费”,五是保障“无理由退货”。

02

直播带货野蛮生长时代即将落幕

市场监管总局出手,看来直播带货真的要变现了!

为什么老百姓和部分行业对于直播带货的意见这么大,因为直播带货确实破坏了某些行业规则。

任何模式或者红利的出现,都有好有坏,直播带货同样如此。

直播带货减少了商品流通的中间环节,让商品能够直接链接到消费者,降低了成本和价格,这是好处。

但是这样的结果是,从商家到直播间都在追求低价走量,唯流量“马首是瞻”,忽视了商品的品质,这就带来了假冒伪劣、以次充好、货不对板等诸多问题。

直播带货乱象下,平台和头部主播赚到了钱,部分商家也赚到了钱。但是绝大多数商家为了拼量,支付了大量的坑位费和营销成本,最终却没有赚到钱。

而消费者在长期购买直播间商品后也发现,很多商品是有问题的,便宜没有好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团的出现,给餐饮商家带来了红利,结果搞着搞着却发现,很多饭店赚不到钱;

出租车司机以为滴滴是红利,可最后补贴没了;网约车越来越多,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

中小商家以为拼多多比淘宝更赚钱,最后因为假货问题卖得不如罚得多。

现在的直播带货,也是同样的道理,大家都以为是红利,其实赚钱的是小部分,大部分都不赚钱。

所以国家对直播带货进一步规范管理,是好事,这是对市场采取的正常干预。

至于会不会像很多人想得那样,一刀切把直播带货给关了,那更不可能了。因为经济形势、房价、股市的问题,也不是直播带货造成的。让直播带货更健康地发展,反而会带动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