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国军51军军长,在上海率4万3千人起义,按投诚优待,结局如何

解放战争中,率部起义的国军将领,都得到了我党的优待,比如陈明仁、董其武和陶峙岳,被授予开国上将。不过也有些例外,比如今天要讲的这个国军将领,他率领4万3千名国军起义,却按照“投诚将领”优待,而不是起义将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国军将领就是刘昌义。他出生于1905年的清末,早年在冯玉祥的部队里当兵,参加了1924年北京政变、1929年蒋冯战争、1930年中原大战、1933年察哈尔抗战。

刘昌义在西北军中,最高职务是中将师长。全面抗战爆发后,刘昌义更贵冯玉祥,成立了抗日义勇军。他们对八路军十分友好,经常和八路军连喝作战,打了很多次胜仗。

后来国民党顽固分子不断制造摩擦,想要打压八路军,而刘昌义和八路军关系好,受到了国军内部的打压和排挤,从而和八路军断了联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冯玉祥部本来就是杂牌军,蒋介石根本看不上眼,而他们又和八路军相处很好,所以老蒋很不待见他们,刘昌义部想要生存下来就比较困难了。

1940年春,刘昌义部在战斗时被日军包围了,如果强行突围肯定是全军覆没。为了让部队活下来,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就是率部投敌。

这么做不仅会让刘昌义的名誉受损,落得一个汉奸的骂名,遭到大家的唾弃。不过他并不是真的像当汉奸,而是计划骗取日军的信任,得到更好的装备和充足的粮饷后再集体反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有很多部下不理解、不支持,刘昌义就和大家说,所有的骂名他一个人来承担,只要我们能活下来,才有机会继续抗日。

刘昌义部就被改编为汪伪第21师,经过一年的时间,他成功取得了日本人的信任。1941年9月,一伙日军军官到刘昌义部来视察,刘昌义突然发动兵变,打死了这些日军军官,并且消灭了600多伪军,把3万多投敌的官兵带回了国统区。

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对刘昌义的“假投敌”予以肯定,他被任命为暂编15军军长。1944年,豫中战役时暂编15军伤亡惨重,被打没了,他就被调到第19集团军担任副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9年,国民党大势已去,汤恩伯重新启用刘昌义,让他担任淞沪警备司令部副司令,4月兼任51军军长。汤恩伯真的是那么好心吗?其实是黑心,想让刘昌义这个杂牌军去当炮灰,好掩护汤恩伯逃跑。

当时51军只剩下800人了,这怎么打?刘昌义也清楚汤恩伯的想法,所以让参谋长王镇坛来指挥,他跑回去做自己的警备司令了,并且暗中和地下党联系,准备起义。

1949年5月25日,刘昌义率领上海残余的4万3千多名国军起义,接受解放军第27军的改编。不过起义后刘昌义被按照投诚人员对待,在上海工作,担任上海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以及民革职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到1982年,中央重新审定,把刘昌义从投诚人员改为起义人员,恢复起义人员待遇。1944年,刘昌义去世,享年89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