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3月,此时距离新中国成立已经过去了五个月的时间,但是国共内战还没有结束。此时,国军残余势力还在西南地区,阻碍了新中国的发展。人民解放军为了解放西南地区,对国军残余势力进行了剿灭,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的第一野战军与第二野战军的下属部队由于误会打起了仗,17名勇士为此失去了生命,200多人受了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0年3月27日,那时中国正在进行解放战争。当时,第二野战军第15军44师132团冲进了西昌城,逐渐解放了西昌城。然而,这场战争还没有结束,因为西昌守军正在逃往冕山镇方向。当他们逃到冕山镇时,他们并没有停下来,反而继续逃入深山中。132团的士兵在追击中赶到了冕山镇,但天已经黑了,他们只能在那里驻扎下来。
与此同时,一野第62军184师552团也向冕山镇方向追击残敌,552团的士兵们计划去西昌城与44师会合,但在去的途中他们经过冕山镇时发现有驻军,还排着警戒。因为天黑了,他们看不清士兵们的身份,以为是国军部队。于是,552团的士兵们想趁黑打一场突袭,让他们措手不及。于是他们率先对冕山镇发起了攻击。
132团遭到了攻击,他们认为是西昌的守军迂回攻击了他们,所以他们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场战斗持续了一整晚,但是越打越不对劲,因为双方都觉得对方的作战方式很熟悉,甚至看起来像是同一支队伍。双方都用了三三制步炮协同战斗,完全不像国民党军队的作战方式。一直到双方开始肉搏战,才发现原来都是自己人,于是两边赶忙停战,这时误会才解除。二野132团的团长感慨说:“我们打淮海时也没感觉有这么难打,还在想这是谁的部队呢?”一野552团的人听了也感慨说:“我们当年跟阎老西拼刺刀,也没有今天这么厉害”,等到天刚蒙蒙亮,两边开始清点战损,结果导致17人牺牲,200余人受伤。
因为此次误会,一野和二野就在冕山镇举行了一场追悼会,还立了墓碑。悼念因误会而牺牲者17位战士。同时,为了避免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他们也进行了反思并总结出了两点误会的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们本来约定在西昌城会合,但由于形势变化,二野部队就追了出来。可是他们没有及时电报沟通,这才导致了误会。第二个原因是因为双方都在追击敌人,而敌人的逃跑路线恰好在冕山镇汇合。加上天黑了无法辨人身份,这才造成了这么严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