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万科再喊“活下去”

早在2018年,万科便提出“活下去”的口号。今年再次喊出这个口号,同时,万科打破31年来的分红惯例,这是万科上市以来首次不分红。2024年前两个月万科销售同比下降四成,房子不好卖,但上半年到期债务约占全年的一半,跟其他房企一样,如何回笼资金是最重要的问题。只要房企继续以价换量加速资金回笼,房价下跌还会延续。

2、六大行存款一年多14万亿

相当于每人多存1万元。建设银行年报中总结提到“客户储蓄意愿增强,定期化趋势持续显现。”2022年以来,在收入增长放缓、消费支出萎缩、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以及其他金融资产投资收益下行等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存钱大国”的居民存钱忧患意识愈加强烈。

另一方面,个人住房贷款迎来规模收缩。2023年,六大行个人住房贷款规模为26.43万亿元,较上年末减少了5166.26亿元。在利率下调的背景下,存款规模仍在增长,说明大家对未来经济预期并不乐观,减少负债增加储蓄已是共识。

3、大学专业大调整

此次调整为历史之最,共增、撤、调3389个专业点。此次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中,以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新增国家安全学、电子信息材料、生物育种技术等新专业,支持高校增设数字经济、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一批急需紧缺专业点。同时,也明确要求高校对就业率过低、不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谨慎增设、及时调减。

经济转型期间,高考志愿填报需要预判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参考国家教育思路调整。

4、美国修订芯片管制新规

长达166页的新规明确,对中国出口的芯片限制也将适用于包含AI芯片的笔记本电脑,这意味着美国芯片对华限制扩大到更广泛的消费电子领域。管制规则3 年内多次更新调整,时间间隔从 1 年缩短到 6 个月,这套组合拳在美国商务部历史上尚属首次。目的也很明确——限制中国大陆半导体产业向先进工艺的跨越,限制中国科技产业获得高性能芯片,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 " 卡脖子 ",这可能倒逼芯片产业进一步国产化。

5、小米汽车开卖

小米汽车预定火爆,SU7上市24小时大定88898辆。小米汽车大热引发行业“鲶鱼效应”,多个车企打出降价牌。小米入场,国内汽车市场只会越来越卷,不排除到了年底,造车新势力格局会迎来一波大调整。

面对新的竞争节奏,合资品牌定价权与主导权逐渐旁落,身份面临对换,丰田宝马奔驰注定要衰落。上汽通用、广汽丰田等品牌打造“油电同价”战略;北京现代则通过重新恢复中国战略事业部,意欲夺回市场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