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国民党军队在舟山陆续出现,人数越来越多。当时,舟山是国民党在大陆少数的控制区之一。

军队有的是整批开到,有的是打了败仗的散兵游勇来投靠,还有大批的公务员和眷属来到舟山。

一刹时,各种腔调的中国话同时出现,向来落后但平静的舟山群岛,像一锅烧开了的粥,热闹得沸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桑品载家在乡下,村子有个很怪的名字、叫“洋螺村”。那时,有一个连队进驻洋螺村,村里每家的门窗紧闭,当然还是可以看见外面。

12岁的桑品载爬上八仙桌,半张脸贴在白纸窗上向外张望,看见大约六七十个军人,前面的骑马,后面的走路,很累的样子。

他们有的把长枪当扁担似的扛在肩上,有的当扫帚,拖着走,最后进入了文公庙,那是桑品载家隔壁的隔壁。

那天下午,村子里有一个男子经过文公庙,好奇之下他向里探望,庙门口的卫兵立刻用刺刀抵着他的背押进庙里,接着就传来鞭打声和男子的叫喊声。

不久,男子被踢出庙门,因为赤膊的缘故,他的脸上、身上都在流血。他跌跌撞撞往前行,桑品载正躲在大门后看他,他也看到了桑品载。

想不到当兵的还不放过他,有两个人从庙里各提着枪冲出来,一面高喊:“站住!”

但他却还往前走,这缘故桑品载明白,他听不懂“国语”。

军队没来之前,舟山人只会说舟山话和宁波话,有去过上海的,会说几句上海话,别的话,没人说,也没人懂。

这时,当兵的立刻把他捉住,一个兵粗声问:“叫你站住,你为什么还跑?”说着,送上一个耳光。

那男子一脸茫然,又惊又怕。

桑品载突然发现,自己听得懂那个士兵说的话,张老师教“国语”时,会用国语话和舟山话对照着教。

可桑品载没胆走上去,他双手抓着门框,只是小声地说:“他听不懂国语啦!”

这下不得了,那两个兵立刻走向桑品载,几乎是异口同声:“你会说国语?”

这时,又有几个军人走过来,其中一个就是萧连长。一个士兵说:“报告连长,这小孩会说国语!”

萧连长歪头看着桑品载,笑眯眯地说:“你会说国语?再说句给我听听。”

“说什么?”

官兵大笑,他们是多么高兴,多么得意的样子。

当时桑品载不明白他们为什么这样开心,后来知道了,当兵的说,他们说的话老百姓听不懂,老百姓说的话他们听不懂,快憋死了!

就因为会说国语,往后桑品载可以随意进出文公庙,为官兵当翻译,一时声名大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因为会说国语,有一回,桑品载差点惹出大祸。

那天桑品载去二姑家,走在半路见到几个军人,他昏头似的居然主动向他们打招呼,说起国语来。

他们立刻止步,严肃地凝视桑品载,问:“你是不是舟山人?”

桑品载说:“是呀!”

“那你怎么会说国语?”

看他们那样子,桑品载害怕起来,正要转身离去,却被他们抓住。

他们押着桑品载去见他们的连长,连长说出了缘故:“舟山有很多匪谍,外地来的,你是不是?”

桑品载不知道“匪谍”是什么意思,但想一定不是好东西,就摇头说不是。

桑品载说出自己家住什么地方,忽然想到萧连长,还说出了他的名字。最终,萧连长成了桑品载的救星,原来这位连长认识他。

他立刻摇电话向萧连长求证,桑品载还和萧连长说了几句话,这才被放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