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回北京开会,中间歇息的时候望向天空,一片蓝天,旁边家住北京的领导也主动攀谈起了北京的天,说:“最近几年北京的天确实比之前蓝了很多,尤其是冬天,雾霾也少了很多。”从北京的天气变化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年禁止焚烧秸秆对防治大气污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常言道:“有利就有弊。”禁烧秸秆也不例外,秸秆禁止焚烧后,秸秆的处理方式主要有还田和离田两种方式,但不论哪一种都有明显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先说离田吧,离田的秸秆多数情况下都是堆砌在农民的房前屋后,堆砌的秸秆雨淋之后很容易发酵,发酵到一定的温度之后秸秆就有可能自燃,笔者老家前几年就有发生过秸秆自燃的情况,最后堆放秸秆周边的三四家房子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最严重的一家房子完全重建,秸秆的主人赔了很多钱。

秸秆离田还有个更大的危害就是会导致土地的破坏,为了让秸秆离田得更彻底,秸秆打包机的机器弹齿不得不放得很低,秸秆打包时大量的地表土壤就会被秸秆包所带走,据业内人士表示,打包一公顷玉米秸秆要带走约400公斤的土壤。常年如此,土壤的肥力会大大下降。

再说下还田,看似还田的秸秆发酵后可以给农作物提供营养,但实际上年复一年的秸秆还田对土地的危害要明显高于带来的好处。

受资金实力的影响,多数农民犁地的农具都难以将秸秆深埋地下,还田深度不够秸秆就很难完全被分解,未完全分解的情况下耕种,会导致“烧苗”,还可能导致作业机械陷车。还有些农作物的秸秆中藏着大量的虫卵,埋入地下反而有助于其过冬,来年对农作物的危害加大,农民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成本去完成除虫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问题其实都是老生常谈的问题,从秸秆禁烧开始就已经被反映了出来。最近几年,秸秆禁烧又出现了“新状态”,这一新状态是农民不解,干部不明。

为了严防死守不让农民焚烧秸秆,每年秋收的时候各级干部都会下地执勤做好监督,干部执勤就得管饭,据东北北部的一名干部介绍,仅秋收后一个月的时间,执勤干部的餐食费用就要十几万元。

时间耗了,钱花了,成绩并不理想。随着秸秆禁烧时间的延长,越来越多农民意识到秸秆禁烧所带来的问题,就有农民偷偷焚烧,因为头一年秋收时各级干部看得紧,管得严,农民没有机会焚烧,就会等到来年的春天,干部管理相对较松的时候焚烧。而春天秸秆湿度大,焚烧产生的烟雾量更大,对大气的污染量自然也更大。更何况春天风大,火势更难控制,发生火灾的概率也更大。

这种钱花了,事却没办成的状态,农民自然不理解,为什么还要这么强制执行秸秆禁烧。我国上下几千年的历史,秸秆都是这么焚烧过来的,古人甚至还有刀耕火种的时候,都没说对大气造成污染,为什么到了现在农民焚烧个秸秆反而成了大气污染的罪魁祸首了?

面对这种状态,农民有话说:

1、五千年的历史。农民都烧。地球照样转。不烧了,化肥,农药卖给谁?

2、每年烧一次能污染到哪儿去?有没有数据支持?每年成品油燃烧产生多少碳排放?人的呼吸产生多少碳排放?要不要禁止?发电和采暖要不要禁止?

3、看过日本、美国焚烧秸秆,是不是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