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在梁山108位好汉的豪杰中,方腊起义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然而,令人颇感疑惑的是,面对这场决定性的战役,竟然有6位梁山好汉选择了缺席!

这究竟是出于何种原因,让这些英勇之士在关键时刻选择了留守?是懦弱?是异动?还是隐藏着更加匪夷所思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公孙胜为何抱残守缺,决心离开梁山?

当征讨方腊的战鼓声由远及近之时,梁山上的每个人都在为即将来临的艰巨之战做着准备。会议帐篷里,公孙胜面带凝重之色,默默思量着自己该如何抉择。

他还记得年少时跟随师父的事,师父曾预言在他踏足汴梁之时,便可归隐山林。如今闻听征讨方腊一役,其地点正好在汴梁附近。公孙胜不禁猜想,这会不会就是师父所说的机遇,自己是该在这里退隐,完成前半生的使命。

在征讨战的紧要关头,梁山泊实在不能再失去一员猛将。宋江和卢俊义等人闻言后都十分惊讶。他们围着公孙胜坐下,询问他离去的确切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孙胜缓缓道出当年师父的预言,说这一切犹如天意,自己理应顺应。众将士听后无不一同叹道这真是天意强人,难以违背的宿命。

公孙胜起身深深拜别众人,将自己这些年来的武艺心得悉数传授。他的内心也充满不舍,毕竟与这些兄弟并肩作战多年,已经建立起深厚情谊。

此刻,微风拂面而过,阳光透过云层洒落一地。公孙胜踏上返回故里的路,内心十分复杂。他虽然遵循师父教诲,但对梁山泊的牵挂也从未减少分毫。他时时刻刻都在期盼着梁山泊的胜利,盼着这些同袍兄弟能够凯旋归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王命难违,安道全之去留两难

征讨方腊之战在即,梁山泊的每一位好汉都在为战争做好万全准备。战马、军械、粮草一应俱全,和梁山众英雄相比,方腊的军队此刻似乎并不占尽优势。谁知半途杀出个程咬金,安道全竟然接到了宋廷的召唤。据信新任的宋徽宗有不适症状,急需其入宫为皇室诊治。这一听便知是皇命,即便百般不愿,安道全也不得违抗。

安道全在梁山的医术早已深受好汉们敬仰,此番离开无疑让大家都万分惋惜。临行前,安道全特意为众将领开出了丰富的药方,细细叮嘱若有需要时可以依此调配。

宋江等人为安道全送行时,宁静的山谷里响起了马蹄声和整装带甲的声响。安道全匆匆跳上马车,透过车窗深深环视这山上的一草一木与溪水,其中饱含千言万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皇甫端被征召入宫,秦淮河畔今夕是何年?

梁山泊将士们正聚精会神为征讨方腊而准备着,多番商讨后终于敲定了出征时机和粮饷储备等重大事宜。此时一名朝廷使者急匆匆赶来,面沉如水地宣读了一道敕令:皇甫端受征入宫,为御马监太使。

诸将听后都大吃一惊,毕竟皇甫端在梁山的功劳举足轻重。他不仅兽医技术高超、能为伤病战马疗伤驱病,而且还精通马性,可帮助铸造出趁手的兵器。此人要是离开,梁山的弱点明显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王命的威力实在太重,谁也无以替代。皇甫端心中虽存有难以割舍之感,但也只得接受命运的安排,临走时努力保证了梁山的兽医工作可以延续下去。

迈向长安的马车逐渐远离了梁山,一路上皇甫端心中无限思绪:此去长安未知今夕何年能得归来?梁山兄弟们又何时方可结束这漫长的战役?江湖和宫廷哪一方才是自己真正的归处?这几个问号在他脑海中萦绕,久久无法消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四、乐和的天分为他拨开云雾见青天

乐和这些年以来,音乐在梁山的发展可谓功不可没。无数个日夜里,是他的一曲高山流水为大家带来了无限慰藉。此番他本已做好了随军征战的准备,自己的喇叭、琴、箜篌都是常备装备。

谁知自从征讨辽国一役后,他的名声便在江湖上传开。许多诸侯和达官显贵都希望他能入宫为己演奏助兴。王都尉更是被他的才华折服,极力相邀入京为宫廷乐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江为乐和送行时依依不舍,毕竟他的乐器是梁山最美的装点,战后庆功酒也少不了他的几曲佳音。乐和凝视远方,自己的渺小也被这高峰和溪水衬托得更加明显。他开始思索这个世界还残存着怎样的壮美,有待自己去用心体会。

这一去便是数个春秋,乐和在金碧辉煌的宫廷里日复一日弹奏着。有时也会吹起梁山泊里最熟悉的那几首,思绪万千,希望这简单的曲调能温暖那些还在战地的老友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潜心求学的萧让笔耕不辍已久

此次征讨方腊,梁山全军都摩拳擦掌期待着能一举将其歼灭。然而就在约定出征的前几日,萧让却接到了一道来自权臣蔡京的急诏,命其入京为门馆先生,此举使众头领莫不大跌眼镜。

虽说蔡京权势滔天,曾多次迫害忠良,但此次确实是因为萧让的才学和深厚功底而想将其留在朝中。众人虽有不舍,也只得由萧让自己抉择去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让其人温润儒雅,哪里像是能上阵杀敌的猛将?他思量再三,最终认为若入朝为官,倒也可施展一些政绩。于是决然收拾好行装,踏上了去往京城的道路。

入京后不久,萧让便在翰林院找到了真正的归属。他整日挥毫泼墨,那飞龙走凤般的笔力深深打动了文士学者。很快,一幅幅真迹就传入皇室,连宋徽宗都对他推崇备至。这样的荣耀,也算是萧让这番离去的一种安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六、金大坚技艺超群,宫廷生活悠哉自在

征讨将至之时,梁山泊的每一个人都在磨刀霍霍,蓄势待发。转眼间,留守的行列中又多了一员大将——金大坚。许多人对此颇为讶异,毕竟金大坚一双巧手可谓无所不能。

原来,宋廷在征讨辽国后就对金大坚青眼有加。那些精美绝伦的兵符旗号深深吸引住了皇上,这才连忙传诏令其入京,以便日后更好地为朝廷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大坚心中也明白,这般才能若是埋没在战阵中未免有些委屈。于是几经思量,也决定北上助纣为虐,投身宫廷生活。临行时他细心叮嘱后继人多加练习,不辜负梁山兄弟们的一片苦心。

入京后,金大坚很快便在御宝监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他精湛的技艺深受皇上器重,所有的宫廷御用、文书契约都需要凭借他巧夺天工的双手才能完成。这些年看遍金碧辉煌背后的脆弱腐朽,也让他感到了无穷无尽的疲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语

岁月荏苒,白驹过隙。这六位小侠最终都在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各领风骚数十年。梁山泊的传奇虽已成为历史,但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点点滴滴作为记忆的延续,我们才能窥见那些斑斓的往昔岁月。

每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梦想和抉择,有的轰轰烈烈,有的温润如玉。当我们回望这六位侠士的生平,也可以读懂他们命运背后更为丰富的含义。这便是我们在纷扰世事中,应当怀抱宽广胸襟去理解每一个生命的独特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