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中共中央开始从陕北转移。很快,在小小的山村西柏坡,一封封电报构筑的信息网,将指挥全国各战略区展开解放战争最后的大决战。

而此刻的蒋介石正牢牢盯着沙盘上的节制之处,猜测毛泽东站在黄河东岸会首先把目光投向哪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在此时,东北国民党大军已经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几块孤立的地区。

向南望去,东北和华北地区相连接的部位仅仅是一片走廊般的狭长地带,最窄处不足300公里。

从战场地理上看,这块国土的颈部一旦被占据,整个东北就等于关上了大门。

此时,在老蒋的后台,美国国内存在着两种声音

总统杜鲁门认为,已经无法承担国民党军在东北地区存在和作战的巨大成本,所以立足他们从东北地区全面撤退。

如果这种情况真的发生,将给长江以北战场上的共产党部队带来不可预知的军事压力,进而改变解放战争的进程。所以主席则在东野冬季作战时,就只是林罗,刘封闭蒋军,在东北加以各个歼灭,这对于我军最有利的战略。林彪也非常赞成这个作战准则,但作为军委战略意图的实际指引者,他需要考虑更为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封闭东北大门。

军委的意向很明确,就是让我们长驱南下,先切断北宁线,堵塞卫立煌的陆上退路。

我看军委提出的是两个作战方向,一是达沈阳周围的抚顺,铁岭一线,二是达锦州附近的义县,锦西,山海关一线,并没有肯定打哪一个,问题是怎么个封闭法为好。只要我们抓住长春郑洞国这一大坨子敌人,卫立煌不会丢下他不管,同样可以达到拖住敌人的目的。

如果越过长春,沈阳彻底南下,北宁线上的敌人势必迅速收缩到锦州,让你打不着锦州。范汉杰兵团15万人,比长春还多五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明显,这是一步险棋,我们的决心不变,还是先打长春,搞工程党员。可是主席却认为,攻打长春一旦成功,反而会刺激国民党在东北地区全面撤退。

因为此时长春城里除了震动国军,还有原驻守吉林的曾泽生军,如果这两支部队被歼灭,等于给卫立煌卸下了沉重的包袱,所以不能因为长春好打就先打。

反过来看,如果先攻下锦州,那么东北国军就成了瓮中之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