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博时空 作者 马温馨 王佳歧

制图|孙嘉一

文物摄影|杜广磊

“斜照染成金色界,嫩霞蘸出水红天。”(南宋·郑清之《晚景》)夕阳的余晖洒满了天际,为地平线镀上了一层璀璨的金色。金色,是太阳的颜色,代表着温暖与幸福,也拥有照耀人间、光芒四射的魅力。它是大自然中至高无上的纯色,是最辉煌的光泽色。

金光熠熠、金碧辉煌、浮光跃金,自古以来金色被赋予奢华、高贵、光耀、神圣的意义。坚硬闪亮的金还经常与温润的玉相配,如金枝玉叶、金风玉露、金玉满堂、金声玉振、金相玉质、金科玉律。金与石相连,表示坚定、守信,如金石之交、金石良言、金石不渝。

金色系包括多种颜色,金碧辉煌的故宫琉璃瓦属于“黄河琉璃”。其出处来自明代诗人纪坤的《渡黄河作》:“黄河天上来,其源吾不知。东南会大海,吾亦未见之。但观孟津口,汹涌已若斯。放眼三十里,日耀黄琉璃。”日光照耀下的黄河水,波光粼粼,如同金色的琉璃。

古人描述“黄琉璃”诗还有:“云屏油幕低覆垂,晴日倒映黄琉璃。”(元·袁桷《次韵张伯雨梅花岛》)“庄严多宝作供养,白日照耀黄琉璃。”(清·吴锡麒《长椿寺渗金多宝塔歌》)。

金箔是用黄金锤成的薄片。黄金由于具有良好的延展性和可塑性,一克黄金可以打制成约 0.5 平方米的纯金箔。我们说的“金枝玉叶”就是金箔制成的。最早发现制作金箔的是古埃及尼罗河流域,在中国金箔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工艺品,源于东晋,成熟于南朝,流行于宋、齐、梁、陈。南北朝时期被应用于敦煌壁画,至唐代普遍采用,永乐宫、法海寺等很多佛教壁画中都用到金箔。

金箔的颜色分四种,成色好的纯金色叫“库金”,微发红。成色略差的叫“大赤”(冷金),大赤最早的意思是“赤色旗”。《周礼·春官·巾车》记述:“象路,朱,樊纓七就,建大赤以朝,異姓以封。”孔颖达疏:“殷之大白,谓白色旗;周之大赤者,赤色旗。”按照古诗中的描述,它也是夕阳映照天空的颜色,如“夕照光含大赤天,芙蓉片片削风烟。”(明·林兆珂《七言律诗》)。

金色中拼入紫铜的杂金色叫“紫赤金”,也叫“佛赤”,鎏金佛造像上常见。金色拼入银的杂金色称“田赤”,呈淡黄色。至元明清,金箔主要用于建筑装饰。故宫太和殿的龙,金碧辉煌,实际为库金、大赤两用。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金色的魅力早已深入人心。文物中精湛的黄金加工技艺,如鎏金、镶嵌、锤鍱、金银错、掐丝、炸珠、錾花、累丝等,无不展现了古人对金色的钟爱。技艺精湛、美轮美奂,每一件都令人叹为观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配色灵感:各色花朵与绿叶绘于金胎之上,精妙绝伦,美不胜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錾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座清代的金嵌玉石佛塔为藏传佛教塔式,底为正方形须弥座,四周錾刻铃杵纹、莲瓣纹及双狮纹。须弥座上是四层圆台,台周边饰莲瓣纹并錾刻满文。塔腹以八个口含缨络的兽头为饰,缨络皆为绿松石珠镶嵌而成。塔身正中有龛门,外有玻璃罩。塔刹十三层,錾刻满文,四竖行绿松石珠镶嵌其中。塔顶上为黑、白玉石装饰的日、月及嵌红宝石的宝珠。整个塔身还嵌有碧玺、青金石、珊瑚石等各色珠石。宝塔金碧辉煌,錾刻的纹饰精美,加之各色石料镶嵌其间,庄严华美。

錾刻是我国古代金工传统工艺之一,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宫廷工艺的杰出典范。“錾,小凿也。刻,镂(雕刻)也。”始源于夏商,兴盛于大唐。它是用小锤敲击各种大小不同的金属錾子,利用金属的延展性,在金属表面留下錾痕,錾出各种流畅且精美的各式纹样,组成肌理及线条、浮雕或凹雕等,令单一的金属表面产生多层次的立体装饰效果。

02

镶嵌

这件清代的金錾云龙纹葫芦式执壶,通体錾刻云纹,云海中錾二龙戏珠纹。执壶有盖,盖及壶身分别镶嵌珍珠及红宝石、绿松石、珊瑚石、青金石等各色宝石。近足处錾刻海水江牙纹。执壶有兽吞式流,流与壶之间有横梁相接。柄为龙形,柄与壶盖之间有金链相连。此执壶的制作采用了錾刻和镶嵌两种工艺,錾刻的图案轮廓线凸起,而镶嵌的珍珠及各色宝石使其显得更加豪华富丽。

镶嵌是常见的古代金工传统工艺,早在商代二里头文化时期就开始,春秋时期就开始流行。铸造铜器时,先在需要镶嵌的部位表面铸出线槽,将松石、红铜片或金银丝、片嵌入凹槽,再打磨平滑。

03

累丝

配色灵感:粉紫蓝各色宝石与金累丝交相呼应,雍容华贵,璀璨夺目。

金属工艺中最精巧者非“累丝”莫属。累丝,又名“花作”或“花纹”。它是将金银拉成丝,然后将其编成辫股或各种网状组织,再焊接于器物之上。立体的累丝作品制作最难,需事先“堆灰”,即把炭研成细末,用白芨草泡制的粘液调和作为塑料,塑成人物或走兽等所要制作的物象,然后再在上面进行累丝,用焊药焊连,之后置于火中把里面的炭模烧毁,即成立体中空、玲珑剔透的精美艺术品。

这件金累丝蜂蝶赶菊花篮簪,以造型生动、造作工巧取胜。簪首的制作,是先用素边丝掐出各个小件的轮廓:一朵灵芝,三茎菊花,一蜂,一蝶,再用做成小卷草的花丝在轮廓里平填。

薄金叶和细金条做成花枝、花叶和花篮的提梁。先是小件攒焊成形,再将金簪攒焊成型。菊花花心用“吸珠”法做出点点花蕊。

金簪之“钩花布叶”极其精细,运金丝如运笔,花丝纤若毫发,平填得极其精细,纹样繁而不乱,一丝一缕皆清清爽爽,又特别见出攒焊的工夫以及累丝工艺所能达到的活泼与轻盈。风吹过,洒落袅袅花香,这一效果唯累丝可及。

04

点翠

配色灵感:翠蓝色金色为主体,辅以各色宝石,美轮美奂,高雅脱俗。

这件清代的金点翠嵌珍珠宝石双龙桃子,长条形,稍有弧度。主体纹饰为二龙戏珠,龙身并嵌有 4 颗东珠(清朝将产自于东北地区的珍珠称为东珠,极其珍贵,镶嵌在表示权力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而中间的火珠则为一大颗红宝石。

点翠是汉代就出现的传统金银首饰制作工艺,是首饰制作中的一个辅助工种,起点缀美化作用。点翠是中国传统的金属工艺和羽毛工艺的完美结合,先用金或镏金的金属做成不同图案的底座,再把翠鸟背部亮丽的蓝色羽毛仔细地镶嵌在座上,以制成各种首饰。翠羽根据部位和工艺的不同,可以呈现出蕉月、湖色、深藏青等不同色彩,点翠的羽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加之鸟羽的自然纹理和幻彩光,整件作品富于变化,富丽堂皇而又生动活泼。

点翠工艺在清代乾隆时期达到了顶峰,现代所见的点翠工艺饰品绝大多数都是清代流传下来的精品。由于制作工艺复杂,成品非常难以保存,以及所用翠鸟羽毛稀有罕见,这项传统工艺几乎失传。

05

压印

这件鹰顶金冠饰是内蒙古博物院的“镇馆之宝”,被称为“草原瑰宝”,1972 年出土于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现鄂尔多斯市)杭锦旗阿鲁柴登的一座匈奴墓中,墓主人应为匈奴的高级首领。它代表了战国时期匈奴金属工艺、设计制造的最高水平,制作方法包括锤打、压印、镌镂、抽丝、编索、镶嵌等多种工艺。

它由鹰形金冠顶和金冠带两部分组成。在半球体的冠顶上,立着一只呈俯视状展翅欲飞的雄鹰,鹰的翅膀呈微波状。鹰喙内钩,是制作者极力突出的部位,以表现其凶猛。鹰的身体是黄金制造,而脖子和头部则是两块绿松石细致拼接而成。整个冠饰展现了雄鹰俯瞰狼羊咬斗的场景。

冠带由三条半圆形金条组成圆形,周长 60 厘米,共重 1202 克。冠带前面两条上下之间有榫铆插合。每条冠带的主体部分都装饰为绳索纹,两端都有浮雕的伏虎、卧马、盘角羊等,精美细腻。

压印是一种常见工艺。压花与敲花是特殊的装饰工艺,大多用于较薄的金属片,花样的设计变化无穷,花纹也敲打的极精细。把冲子放在金属片上用锤子打击,使金属片形成凸起或凹入的痕迹,从金属片正面敲打的称之为“压花”,从金属片背面进行敲打的称为“敲花”。

06

锤鍱

这件金凤纹帔坠为扁桃形,形似水滴,中空,两面纹饰相同,中部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四周祥云环绕,边部为三角海水纹及点状三角纹。采用透雕、錾刻、锤鍱、压印等相结合的工艺,较大面积的主题纹饰运用透雕的方法处理,凤凰、祥云、海水纹的局部则细心錾刻,使得画面虚实相间,更加富有层次感。

锤鍱(yè,枼意为薄片,“金”与“枼”联起来表示“金属薄片”),用锤敲打金、银块,使之延伸展开呈片状,再按要求造成各种器形和纹饰。它是金细工艺的基本技法,晋代就已出现,一直沿用至今。

07

切割

商周太阳神鸟金饰,四川金沙遗址中最具代表性的文物。太阳神鸟金饰是一件充满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艺术精品,总体为圆形,由金箔片经过精心刻画、切割而成,呈现出剪纸般的镂空形状。内层图案由等距分布的十二条弧形齿状芒饰构成,像一个转动的旋涡,又像太阳发出金光;外层图案由四只等距分布、首尾相接的“三足鸟”构成,四只鸟向着同一方向逆时针飞翔,与内层旋涡的旋转方向相反。整个图案极富设计感,线条流畅,简洁明快,既有和谐平衡的秩序感,又有变化交错的律动感,让人印象深刻。

除了构图精美外,它的工艺也很精湛,薄如蝉翼,切割细致,体现了古蜀先民娴熟精湛的锤鍱与切割技术。

08

錾花

这件元代的如意云纹金盘,方中带圆,形体丰腴,层次明显,富有立体感。盘内外各有四个如意头,除装饰作用外,还寓有“事事如意”的吉祥含义。采用锤打、模压制作成形,整个金盘布满繁花,一片锦绣,华丽无比。装饰的花卉承袭了唐宋以来所流行的缠枝花,共16朵,以石榴居多,间有莲花和宝相花,花朵饱满,朵朵盛开,繁丽多姿,又有柔细秀丽的装饰风格。

这些精细美丽的花纹是采用绘画与錾刻相结合的一种装饰性“錾花”工艺制作出来的,以錾代笔,用小凿子在器皿上信手打凿出各种类似阴文浅刻的花样,行家名为“清花”。这件金盘造型前所未有,錾刻工艺十分精细,花筋、叶脉都一一表现无遗,枝叶肥腴缠绕回旋,姿态生动优美,盘表面做过“套色”处理,金器光彩夺目,是一件精美异常的艺术珍品。

09

雕刻

这件陕西历史博物馆的重点文物金怪兽造型奇特,鹰喙兽身,而且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其眼珠凸出,双耳竖立,硕大的双角内弯并作倒八字形向侧后展开,双角分别由 2 只鸟形怪兽组成,双角上有 16 只鸟形怪兽。通身装饰美丽的凸云纹,威武之中透着秀丽。制作上兼用了圆雕、透雕、浮雕等多种技法。

它 1957 年出土于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墓葬距今约 2000 年,其中出土多件动物形象的金属文物。在这附近有两条长城遗迹,一条是战国秦长城,另一条是明长城,为了防御匈奴的入侵而修筑的。这件金银器反映了匈奴人对勇猛强悍动物的崇拜,也反映出匈奴制作高超水平,被誉为最有代表性的匈奴艺术珍品。

今天,当我们再次凝视这些金色的艺术瑰宝时,还是会被古人的智慧与精致深深折服。那闪耀着的金色光芒,将我们带往那遥远的年代,感受那曾经的辉煌与荣光。

图片 | 孙嘉一 杜广磊

排版 | 小谢

设计 | 尹莉莎

版权与免责:以上作品(包括文、图、音视频)版权归发布者【文博时空】所有。本App为发布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服务,不代表经观的观点和构成投资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