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爆发两年多了,为何一直被世界关注?因为这不仅仅是一场改变世界政治与地缘格局的博弈,也是良善与野心的对决,影响着人类未来的价值观走向。

时至今日,已有越来越多人看懂了这场战争的因果——是一场为了攫取黑海出海口与巩固出海口发起的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中,作者将为您全景论证这一事实。

01

普京被国内一些e粉称为“大帝”,实际上这些人并不知道,普京根本够不上大帝,在俄罗斯的文化和历史上,大帝不是随便称呼的,也不是以开疆拓土多少判定其在历史上的地位,而是以为俄国争夺出海口作为评判标准。

俄国历史上只有两位大帝,一是彼得大帝,击败了瑞典王国得到了波罗的海出海口;另一个是叶卡捷琳娜大帝,通过与土耳其的战争收获了黑海出海口,向东拿到了海参崴出海口。

亚历山大二世虽从东方大国手里抢走了15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由于没有得到出海口,依然不是“大帝”。

这两人都是普京的偶像,也是其妄图成为第3位“大帝”发动战争的本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俄最初被称为莫斯科公国,1547年莫斯科大公伊凡四世加冕为沙皇,俄国进入了沙俄时代,沙皇在东罗马帝国中被称为“凯撒”,是副皇帝的意思,和正皇帝“奥古斯都”有一定距离。

沙俄原来只是一个不起眼的东欧内陆国,农奴制政权,周围没有任何出海口,见西欧的列强们通过航海从世界各地掠夺到大量财富和资源后,眼红的要滴血。

必须承认,俄罗斯人是有先见之明的,世界上85%的财富是靠海洋通道完成缴获的,因此,向外扩张,寻找出海口,成为了后世俄国人的光荣梦想。

直到1721年彼得一世在大北方战争中击败了瑞典王国,夺取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大片地区俄国才有了自己的出海口,为了表彰彼得一世的伟大功勋,元老院将彼得一世加冕为“全俄罗斯皇帝”,也就是奥古斯都,这是沙俄帝王能够得到的最高荣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此,沙俄进入了帝国时代,又称俄罗斯帝国,彼得一世则被称为彼得大帝。

02

18世纪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取代了丈夫彼得三世(通过政变消失了丈夫)成为沙俄新掌权者。

叶卡捷琳娜在位期间,通过合纵连横的方式开疆拓土,与普鲁士、奥地利三次瓜分波兰,从东方大国抢走海参崴等都是在其执政期间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76年~1792年,沙俄两次击败奥斯曼土耳其,拿到了包括克里米亚在内黑海北岸广阔的地区,后又组建了黑海舰队,因为这份功绩,叶卡捷琳娜二世也被俄国元老院授予“大帝”桂冠。

1917年沙俄覆灭后,俄国失去了波罗的海沿岸,为此,苏俄包括苏联都将收复这里当作恢复沙俄帝国荣光的标志。

1940年,趁着德国在西南欧攻城略地的机会,苏联以东方战线为由将波罗的海三国强行并入了自己势力范围,再次拥有波罗的海沿岸地区……所以说,斯大林虽然在历史上褒贬不一,但在恢复祖业方面是被俄罗斯人肯定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1991年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再次失去了波罗的海与黑海沿岸地区,昔日的红色巨人几乎沦为了欧洲三流国家,若不是有广袤的亚洲部分撑场子,真算不上大国,因为没有一个重要出海口在他们手里。

若想恢复祖宗基业,就必须将波罗的海沿岸和黑海沿岸掌控在手里。

波罗的海沿岸情况比较复杂,因为波罗的海三国在2004年加入了北约,动手抢没那么简单……且俄国人手里毕竟还握有圣彼得堡和加里宁格勒两个波罗的海沿岸城市,心里多少平衡一点。

只能打黑海的主意,但克里米亚半岛在乌克兰手里,甚至自己的黑海舰队都要向乌克兰租借塞瓦斯托波尔港口作为海军基地,该怎么办呢,左右权衡,拿下乌克兰的可操作性显然比波罗的海简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因为:

一,乌克兰不是北约国家,可以放开手干。

二,乌克兰贫穷落后,1994年又在美俄忽悠下销毁了核武器,国家由亲俄派掌权,夺下克里米亚可以说是手拿把掐。

三,根据公投格鲁吉亚南奥赛梯与阿布哈兹二州的结果反馈,美西方“喊两声”后只会采取绥靖政策,不会撕破脸皮,自己手中握着军事和能源两张牌,美西方必然投鼠忌器。

认真评估后,克里姆林宫开始军事冒险,五管齐下后真拿下了克里米亚,整个过程与彩排的一模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吞并克里米亚中的俄军小绿人

一个“小绿人计划”,就收获克里米亚的巨大成功发酵了普京的野心,也使其错误地认为世界格局正在加速碎片化,石油价格上涨与新冠疫情蔓延则更让“大帝”的梦想沸腾。

04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因素也是其决定赌下去的推手,那就是若不拿下乌东四州,克里米亚犹如无根之木,始终没有长久的安全而言。

因为作为半岛,克里米亚和乌克兰本土紧密的连接,与俄罗斯却隔着刻赤海峡,要真正的掌控克里米亚,就必须有连接本土的通道,为此,俄罗斯修建了克里米亚大桥……但说到底大桥还是不太安全,万一哪天桥出了问题俄罗斯和克里米亚之间的陆路联系不就又断了吗?只有拿下包括赫尔松在内的乌东四州才能建立交通大动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实很清晰,普京若想成为第3位大帝,就得守紧克里米亚,巩固克里米亚的前提则是乌东四州,这是横亘在野心和梦想之间的唯一桥梁。

大弟决定再次铤而走险,他要赌,赌乌克兰反抗决心和西方反应……

为什么作者要用“赌”来诠释俄罗斯的特别军事行动呢?因为在特别军事行动发动前几小时,美国的军事侦察卫星“锁眼”和“曲棍球”就已监测到了俄军运动,并向全世界做了第3次预警,从军事的角度上来说行动应该取消,但俄依然孤注一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5

但弱小不是蛮横永远的食粮,普京这一注下错了。

西方不再绥靖,世界不再退缩,乌克兰人300年来的屈辱更是集体爆发……种种积极因素叠加,可以预见,无论俄乌战争的结局如何,俄付出的代价都已不能用“惨重”形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治上,俄罗斯的大国地位一落千丈,被踢出了多个联合国组织,国家凝聚力涣散,矛盾此起彼伏。

地缘上,昔日势力范围中亚、高加索和中东地区国家已背心离德,西进之路遭彻底堵死,地缘危机愈发严重。

军事上,数十万俄罗斯人付出了生命,前苏联遗留的家底消耗一空。

经济上,能源遭限价,国防军工产品成交量为0。

最重要是1668~1878年二百年来付出无数生命得到的海权已基本丢光。随着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美军进驻北欧各国,波罗的海实际上已成为了北约内海,波罗的海舰队被包了饺子,看地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随着土耳其对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封锁,黑海舰队也被封闭在港口里,很难驶入地中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些不明事理的乌拉粉至今还在用“俄罗斯倒下美国就会围堵中国”的直线逻辑秀情商……如果自私可以成为冷笑话,那么,作者告诉你,俄罗斯倒不倒下美国都会围堵中国,当一个大国崛起势必会打破世界利益分配格局,遭到传统势力的围追堵截,竞争与合作是人类发展的基本规律,与俄罗倒不倒下没有因果关系,更与坚守良知无关!

复盘中国5000年史,秦汉?盛唐?两宋?华夏的哪一次复兴是靠地缘红利完成的?

归根结底,普京的“大帝”梦没错,错的是与实力不匹配地野心和对世界的误判,引用纳瓦尔尼葬礼上一位俄罗斯老者的话:一个人为了整个国家牺牲了自己,一个人为了自己牺牲了整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