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斯托雷平对于中国人来说是个陌生的名字,但在俄国历史上却具有举足轻重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至今日,斯托雷平仍被视为俄罗斯最伟大的政治家之一,但斯托雷平的历史局限性无法挽救腐朽的沙俄统治,他的改革不过是帝国焕发最后一丝生机,如同蜡烛熄灭前的亮光,最终在1917年沙俄被革命党人推翻,俄国历史掀开新的篇章。

临危受命,从最年轻的省长到最年轻的首相

1862年,斯托雷平出生于一个俄国显赫的贵族家庭,与其他贵族的满脑囊虫、贪玩享乐的纨绔子弟不同。

斯托雷平从小聪明异常,热爱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圣彼得堡大学,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表现出远超同龄人的水平。

在毕业考试时,他的考官,俄国伟大的科学家、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发明者门捷列夫都惊讶并赞叹于他的博学多识。

但斯托雷平却没有选择科学研究,而是走上仕途,1884年,22岁的斯托雷平在内务部供职,五年后成为科夫诺省的贵族议员。

在地方任职期间,他看到了当地家庭私营农场经营方式,而当时俄国实行的是地主土地所有制,这对他以后推行土地改革奠定基础。

1902年,40岁的斯托雷平相继担任格罗德诺省和萨拉托夫省省长,成为俄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省长。

此时的俄国阶级矛盾日趋激烈,农民对地主的不满日甚一日,工人罢工、革命党暴动此起彼伏,最终酿成俄国1905年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连沙皇尼古拉二世都亲自发电报赞扬他的功绩,不久他就被尼古拉二世调入中央担任内政大臣,1906年被任命为帝国首相,年仅42岁。

土地改革,贫瘠的土地变成欧洲粮仓

斯托雷平出任首相时的俄国危机四伏,1905年革命尚未彻底平息,压抑多年的底层农民随时有爆发的可能。

贫富差距的悬殊让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俄国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地步,斯托雷平意识到俄国的发展必须以稳定庞大的中产阶级为基础。

而俄国社会80%的人口是农民,他们被迫依附于地主所有的土地村社中,忍受地主剥削,构成俄国社会最底层的庞大群体,因此土地问题成为改革的重中之重,只有土地改革才能挽救岌岌可危的帝国。

在斯托雷平心目中,解放农民和拯救俄国是一回事。1906年11月,斯托雷平公布法令,准许农民退出村社,每个农民可以取得村社的份地作为私产,建立家庭农场和个人农田,并允许出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斯托雷平看来,农民没有自己的土地,只是被动的为地主干活,这种类似于土地公有的方式是无法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09年斯托雷平大胆放话:

“给国家20年的安定,俄国会变得你们辨认不出来”。

而将斯托雷平作为偶像的普京,在一个世纪后则别有深意的模仿道:“给我20年的时间,我将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

为了推行改革,斯托雷平解散了国家杜马,由于其改革极大的触动了贵族和地主的利益,所以从改革开始就受到巨大压力。

在上任首相一个月后,其别墅就遭到恐怖袭击,死亡27人,重伤32人,包括他的三岁儿子和一个女儿。

但斯托雷平依旧推动土地改革,并收到了经济上的奇效,在出任俄国首相五年半时间里,有200万农民成为富农,形成32. 9万户独家农场和99. 5万户独家农田。

村社土地的私有化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调动起来,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其中:煤产量增长121%,棉花产量增长62%,出口总额增长112%,国民收入增长78.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我们联想到苏联长期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的时候,这个成绩显得更加难得。

“斯托雷平的领带”,反动政府的白色恐怖

斯托雷平改革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让农民有更好的生活,而是维护沙皇和贵族统治,所以注定其改革有很大历史局限性,也不会让沙俄统治长治久安下去。

1906年斯托雷平上台后先是允许就地逮捕和迅速审判革命党,然后在1907年策动六三政变,以叛国政变名义逮捕63名杜马人员,彻底终结1905年革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斯托雷平改革虽然带动了一批富农,但大多数退社贫农由于缺乏农具和资金,不得不把土地以低价出卖给富农,导致了更大的贫富差距。

农民开始走上街头表达更多政治诉求,但斯托雷平拒绝政治变革,不敢触动既得利益集团。

同时疯狂镇压农民运动,把不满沙皇统治的农民迁往西伯利亚远东地区,1906至1910年的五年间,共迁出250万人。

社会矛盾在新生力量与守旧势力的博弈中不断积聚发酵,原有体制下的改革变得越来越难,社会发展进入瓶颈期,群众的不满和敌对情绪日益激烈。

1911年9月,斯托雷平在剧场陪同沙皇看戏时被社会革命党人暗杀。在他死后,政府对社会的控制骤然弱化,兵营之中革命学说流行,士兵人人思变,斯托雷平的改革没能解救俄国,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斯托雷平作为沙俄末代首相,在俄国历史上有极高的声誉和评价,甚至超过彼得大帝,其改革让行将就木的俄罗斯帝国得以回光返照,虽然最后改革没能改变俄国灭亡的命运,但斯托雷平仍不失一个伟大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