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犹太人即便被灭国千年之后,也能靠着一本《圣经》圈地复国,成为搅动伊斯兰世界的一条“鲶鱼”。

不过在西亚地区也有一个民族,它比犹太人更顽强,遭遇过两次屠杀,在被灭国两千多年之后再度复出,走向国际的舞台,这个国家,就是亚美尼亚。

但和以色列相比,亚美尼亚在本世纪并没有混得那么好,反而是今天西亚地区最混乱和贫穷的国家之一。

那亚美尼亚在千年的历史中,究竟经历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坎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圣经》建国,惨遭邻国屠杀

靠着一本《圣经》,就能在中东圈地复国,在许多国家看来,以色列这一行为实属古今罕见,但对亚美尼亚来说,拿《圣经》当地图却并不是一件新鲜事。

根据亚美尼亚的民族传说,他们的民族诞生于《圣经》记载的大洪水时期。

亚美尼亚人的先祖“诺亚”制造了“诺亚方舟”,才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从一场空前浩劫中拯救,保卫了文明的火种。

用科学的眼光来看,《圣经》的故事虽然不见得有多靠谱,但这也侧面印证了:

亚美尼亚是一个民族历史足以与世界各大古国相媲美的国家,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2500年前。

历史上亚美尼亚的疆域北至高加索,南至土耳其,西可望黑海,东可达里海,放眼世界文明古国中也是疆域数一数二的存在。

可就是这样一个历史可溯源至《圣经》,疆域贯通黑海与里海的国家,却惨遭灭国2300年,历经两次大屠杀,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所谓“王权没有永恒”,远古时期国力如日中天的亚美尼亚,在后来的历史中遇到了许多国力更为强劲的对手。

从曾经侵略过亚美尼亚的国家名单中,我们就会发现:亚美尼亚败给这些国家,输得并不“冤”。

公元前6世纪崛起的波斯帝国(今伊朗)、公元1世纪媲美中国汉朝的罗马帝国、公元13世纪横扫欧亚的蒙古帝国、公元19世纪领土膨胀的俄罗斯帝国……

在和波斯帝国交手期间,战败的亚美尼亚人惨遭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屠杀,本国文明险些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

由于亚美尼亚位于西亚这个世界的“十字路口”,是兵家必争之地。

因此,无论是什么时候崛起的世界级强国,都会来“光顾”亚美尼亚,以武力将亚美尼亚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内。

不过,屡败屡战的亚美尼亚人并没有放弃抵抗,他们和历史上被灭国的犹太民族一样,流散在亚洲地区的各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有部分亚美尼亚人,在亚美尼亚惨遭灭国之后,就逃亡至亚美尼亚的邻国,随时准备开展“复国大计”。

这些流亡在外的亚美尼亚人,甚至会要求他们的流亡所在国给予亚美尼亚人一定的“自治权”。

亚美尼亚人强烈的复国愿望,一方面确实推动了亚美尼亚人的民族独立抗争,另一方面也引起了其他国家对亚美尼亚民族的排外和敌视。

这为亚美尼亚人在近代惨遭屠杀的民族悲剧埋下了伏笔。

1914年,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奥斯曼土耳其,因被俄军打败,便认为是萨瑞卡密斯那里的亚美尼亚人主动协助的俄国人,才导致其打败仗。

于是便开始对其辖境内亚美尼亚人基督徒进行的种族灭绝性质的大屠杀,这对于亚美尼亚民族来说,比《圣经》中大洪水更加恐怖的劫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有大约100-150万的亚美尼亚人在土耳其制造的这场大屠杀中遇难,史称“亚美尼亚大屠杀”。

这是亚美尼亚历史上经历的第二次大屠杀,也是对亚美尼亚影响最为严重的屠杀。

近代的亚美尼亚大屠杀,是土耳其这个国家至今都难以洗刷的历史污点。

它不仅造成了土耳其和亚美尼亚两个民族之间的隔阂,更是导致今天高加索地区战乱不断的祸源。

历经千年等待,独立重获新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大屠杀,给亚美尼亚民族留下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但也正是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给予了亚美尼亚民族一次意外获得独立的机会。

1917年,尾大不掉的俄罗斯帝国因为长期陷入战争而走向崩溃,俄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让亚美尼亚一度成为了无人监管的真空地带。

1918年,亚美尼亚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共和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曾向亚美尼亚挥舞屠刀的土耳其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惨败。

1920年,协约国与奥斯曼帝国签订了《色佛尔条约》,按照条约规定,奥斯曼帝国必须将本国的“西亚美尼亚地区”割让给新生的亚美尼亚共和国。

亚美尼亚的版图再次迎来历史上的小高峰。

但对亚美尼亚来说好景不长的是,1920年,宣布要“收复失地”的苏俄派遣红军,进占亚美尼亚。

而历经“凯末尔革命”的土耳其,也宣布《色佛尔条约》失效,在苏俄红军的默许下重新占领了西亚美尼亚地区。

就这样,短暂获得独立的亚美尼亚再次被苏俄、土耳其两个国家瓜分。

但“祸兮福之所伏”,亚美尼亚的独立虽在20世纪初宛如昙花一现,但苏俄(联)时期的亚美尼亚,经历了本国历史上一段辉煌的发展黄金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22年,苏联建立后,被苏俄红军占领的亚美尼亚成为了苏联加盟邦的一部分。

尽管亚美尼亚并没有如愿以偿地获得独立,但加入苏联大家庭的亚美尼亚,享受的待遇显然要比它在土耳其的经历要好得多。

1928年至1932年,苏联开始施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在此期间,身为苏联加盟邦的亚美尼亚享受到了许多苏联工业化带来的经济红利。

譬如1928年苏联为亚美尼亚援建的埃里温电机厂,是亚美尼亚近代史上第一个大规模的电机厂。

这座工厂的修建,标志着亚美尼亚从过去的传统农业社会大跨步迈向工业时代。

而在1929年建成的卡潘铜钼矿,则为亚美尼亚的工业化带来了源源不断的有色金属矿材,时至今日,卡潘依然是亚美尼亚重要的矿业城市之一。

苏联的援建,让亚美尼亚的工业实现了从零到有的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亚美尼亚民族愿不愿意承认,苏联的经济援建,都为亚美尼亚民族的发展带来了进步的印记。

到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后,亚美尼亚由于位处高加索山区,远离苏德战争的前线,成为了苏联进行工业大后方转移的理想地区。

这再次为亚美尼亚带来的发展的新机遇。

面对苏联不遗余力的援建,老一辈的亚美尼亚人也乐意去“投桃报李”。

在苏德战争期间,累计有50万亚美尼亚人奔赴前线,与他们昔日里“瞧不上”的俄国人并肩作战。

常年在山地定居的亚美尼亚人,是天生打游击的高手,敏锐的苏联高层很快察觉到了这一点,将亚美尼亚人中的精锐汇编成了6个特别行动师。

这些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特别行动师,在苏德战争中为苏维埃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其中,由亚美尼亚人组成的第89坦克师,更是苏军攻克柏林的先头部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对亚美尼亚和俄罗斯来说,是一段共同的记忆与骄傲。

但好景不长的是,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以及之后斯大林的去世,亚美尼亚迎来了一段漫长的经济停滞时期。

斯大林发展苏联期间,长期实行“重工轻农”的经济发展模式。

这种经济发展模式,在战争时期会爆发出惊人的潜力,但在和平时期的发展中,就显得不合时宜。

苏联经济发展,同样影响到了亚美尼亚。

在苏联解体前夕,农业发展创造的GDP在亚美尼亚的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比不到20%。亚美尼亚人在轻工业、农产品方面的供应常年处于极度稀缺的境地。

随着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先后失败,亚美尼亚的经济发展更是陷入困境。

到戈尔巴乔夫时期,1988年爆发的一场大地震,让亚美尼亚本不景气的经济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屋漏偏逢连夜雨,此时的苏联因为常年的经济停滞,中央财政也是捉襟见肘

苏联中央不及时的救援和自然灾害带来的破坏,让先后有2.5万名亚美尼亚人在这场地震中丧生,50万人无家可归。

这场严重的自然灾害,成为刺激亚美尼亚民族离心力飙升的导火索,加上西方常年宣传的“和平演变”以及亚美尼亚与周边相邻地区累积的民族矛盾。

1988年,亚美尼亚族与阿塞拜疆族爆发了第一次“纳戈尔诺-卡拉巴赫战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纳卡战争”。

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之间日渐激烈的民族矛盾,让亚美尼亚更不愿意留在苏联的大家庭中。

1991年,随着苏联的轰然倒塌,经历2次屠杀、被灭2300年的亚美尼亚也迎来了本国真正意义上的独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讽刺的是,苏俄给亚美尼亚带来了历史上发展的黄金期,而亚美尼亚的独立,却拉开了亚美尼亚民族在新世纪悲剧的序幕。

西亚“小以色列”,为何越混越差

1991年苏联宣告解体后,亚美尼亚与其他苏联昔日的加盟国一样,在西方的鼓吹下,开始实行“自由化”的经济改革,大批国有企业纷纷被变卖给私人企业。

当时的亚美尼亚人认为,西方开出的“经济药方”能够盘活亚美尼亚原本萧条的经济,却没想到适得其反。

大批国有企业纷纷倒闭,失去生计的工人纷纷流落街头,其中有些走投无路的社会底层,不得不从事犯罪活动,成为影响20世纪末亚美尼亚国内动荡的根源。

但对于亚美尼亚来说,苏联解体带来的最大悲剧并不是经济的衰退,而是日益激烈的民族矛盾,将亚美尼亚拖入了战争的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亚美尼亚人定居的高加索山区,还有两个民族活跃于此,一个是格鲁吉亚,另一个就是阿塞拜疆。

犬牙交错的高加索山区,让两个民族的定居点鱼龙混杂,这就导致高加索地区时常爆发大大小小的民族冲突。

其中,亚美尼亚人与阿塞拜疆人之间的民族、地缘冲突尤为严重。

1920年,亚美尼亚在被并入苏俄之际,苏俄高层将亚美尼亚人更多的纳卡地区划分给了阿塞拜疆,这就导致了亚阿两族人激烈的地缘纠纷问题。

苏联尚在时,亚、阿两族人之间的民族矛盾尚在可调可控的范围之内。

但苏联这个调停人解体后,亚、阿双方之间的矛盾骤然爆发,由此引发了历史上两次大规模的纳卡战争。

常年的军事冲突,进一步深化了两国人民之间的误解。

1992年,第一次纳卡冲突期间,亚美尼亚军队在霍贾利发起了一场对阿塞拜疆人的大屠杀,至少有200名阿塞拜疆人遇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亚美尼亚军队在霍贾利的屠杀,摧垮了当时阿塞拜疆军队的士气,亚美尼亚因此取得了第一次纳卡战争的胜利。

但是,亚美尼亚挥刀向无辜平民的举措,让它失去了国际民心。

昔日里遭人迫害的受害者,在仇恨的怒火下成为了新的施暴者,这一点亚美尼亚与历史上的犹太人可谓如出一辙。

令亚美尼亚人没有想到的是,历史的“因果轮回”竟来得如此之快。

2020年阿塞拜疆人在土耳其军事援助的支持下,阿塞拜疆凭借着更为先进的无人机装备击败亚美尼亚军队,报了昔日的一箭之仇。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曾经给予过亚美尼亚军事援助的俄罗斯,在国际舆论的压力下,中断了对亚美尼亚的军火援助。

在第二次纳卡战争中,亚美尼亚一度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2023年,阿塞拜疆再次向纳卡地区发起攻势,彻底驱逐了纳卡地区的亚美尼亚军队,并且控制了纳卡全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据国际人士分析称,阿塞拜疆在纳卡的胜利,并不意味着双方之间冲突的结束。

日渐加深的民族矛盾,让亚美尼亚和阿萨拜疆未来再度爆发冲突的可能有增无减。

结语

连年的战乱,如今已成为影响亚美尼亚发展的最大不利因素,加上原本就薄弱的经济基础和外交上的孤立无援,让亚美尼亚注定难以成为第二个以色列。

历经战乱与坎坷的亚美尼亚人,或许真的应该在和平谈判中,寻求本国的出路,唯有如此才能够让他们的国民在艰难的生活中看到一丝未来的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文献:

[1] 亓佩成.亚美尼亚民族起源论:一个民族主义话语之争[J].历史教学(下半月刊),2019,(05):15-21+37.

[2] 滕仁.地缘政治视角下的俄罗斯与外高加索国家关系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0.

[3]新华网:纳卡冲突的历史经纬

[4]澎湃新闻:纳卡归属尘埃落定,但南高加索的新一轮博弈正拉开帷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