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抑郁就是抑郁,不会变成别的。

那为什么现在好多抑郁患者都开始转躁了?

用的药有问题。

西药有转躁的风险,这个都写在用药说明里,不多说。另外中药如果没用好,也有转燥的可能。

苦寒太过,就会伤阴化燥,说伤阴,其实还是伤到了津液。

抑郁、躁狂,这是不及和太过,虚弱和亢进,虚和实,这是一种动态变化。

单纯的功能亢进比较少,因为身体不可能长时间支撑住这种状态,久病必虚嘛,最多见的也就是淤堵不通的状态。

多动症也是,风症嘛,风也是一种流动状态,过多的风也是一种亢进。

所以,抑郁躁狂的患者,我们说他是寒热错杂,根本原因还是在流动性的不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厥阴风木的关键是流通。

流通不够了,那么厥阴有问题,也就出现了一边有沉衰,一边有亢进的状态。

上面说的都是原理。

治法呢,就是对于亢进的,过于散发的,我们要用收敛,给他抑制。对于沉衰的部分,又得刺激他,让他兴奋,给他发散。

所以,在治疗上,会出现寒热同调,湿燥同调的用法。

用药的关键,就是酸和辛,酸味药和辛味药。

类似于乌梅丸,上部的过热,有黄连这种苦寒药来抑制,同时又有花椒来升散,泄掉一部分热。

剩余的热,又会用乌梅收敛回来。

这叫酸泄,就是把局部的热,导向人体的下部了,正好下部是寒的,里面有干姜附子。

这个道理,就跟你煮肉得放香料是一样的。放上桂皮,香叶,花椒,八角,生姜,葱,这肉就没那么腻了。

不是说这些香料能解掉那些油腻,而是说香料的气味影响了身体的消化系统。

中医的说法,叫做芳香醒脾。

香味的调料,叫做香辛料,辛味,是偏向活跃的,会向身体体表发散。所以,你要总吃羊肉,身上膻味就比较重,如果口味重,香菜,大葱,韭菜,这些也是。

要想气味比较好,就是玫瑰,薄荷。

在用药上,就是气味越轻越走表。

酸味,也有这个道理,酸味是收敛,类似于一口柠檬下去,不仅五官缩在一起,身体也会往里缩。

细胞也会收缩,这是酸的刺激。一个人过度紧张也是这样,脉弦,就是血管收缩紧张的状态。

酸味的中药,目的就是往内收敛,比如五味子用于敛气,山茱萸用于敛精,乌梅用于敛阳。

中医开方,药和症是对应的。

黄连黄柏是除热的,也是解躁烦的,躁是肌肉的热,烦是内里的热。心中烦就是栀子了。

黄连的祛热比较倾向胃,黄柏的清热接近于大肠。

黄柏苍术,黄柏配砂仁,黄连黄柏配干姜,一寒一热,辛散的从内往里外走,苦寒的从外向内走,就成了对流,也就有了流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还有寒呢!所以又有了酸收的药物,把剩余的热收敛回来。

乌梅是,白芍是,山茱萸也是。

这都是酸性的,往内收敛,这样又形成了一个对流。

总之啊,我们说过,精神类疾病,到中医上,看的是“精气神”的问题。

就是看“气”的“清与浊”,“神”的“定与散”。

要治,就是要掌握“破气”、“安神”之法。

“破气”,实际上就是调“气”的升清和降浊。

安神呢,求的就是“神”的收敛和发散。

本文由作者“破气还五”创作,如有问题请联系137-1806-2035
更多文章,关注公众号“破气还五”
个人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