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限制恶意做空又进一步加码……

2月6日,中国证监会以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方式,回应了加强“两融”融券业务的监管安排。

发言人称,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了三方面措施,包括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等。

“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限制融券最主要的券源,同时强调‘逐步’了结,预计仍将以维持市场平稳运作为前提,有效抑制融券机制。”有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这意味着做空的动能进一步被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首次提出严禁融券变相T+0,体现了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理念,监管重心仍放在严打违法违规活动、约束不当套利行为,以及提升市场公平性上。

当日,多家基金公司迅速响应,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

易方达、南方基金、华夏基金等头部基金公司相继发布公告称,严格落实证监会关于融券业务的相关要求,暂停新增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审慎稳妥推进存量转融通证券出借规模逐步了结,确保相关业务平稳运行。

一天前的2月5日,证监会表示,严惩操纵市场恶意做空,切实维护市场稳定运行,坚持对影响股市稳定运行、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快速反应、坚决查处,会同公安机关迅速开展收网行动,严肃依法追责。

操纵市场恶意做空,严重侵蚀老百姓的“钱袋子”,已经站到了全体股民的对立面,扰乱股市健康稳定运行的正常节奏。

对此,证监会强调将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坚决重拳打击,让胆敢违法操纵、恶意做空者“倾家荡产、牢底坐穿”。

这意味着,等待恶意做空的将是牢底坐穿!

  •   严禁融券变相T+0

发言人表示,证监会对融券业务提出三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管的措施:一是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以现转融券余额为上限,依法暂停新增证券公司转融券规模,存量逐步了结;二是要求证券公司加强对客户交易行为的管理,严禁向利用融券实施日内回转交易(变相T+0交易)的投资者提供融券;三是持续加大监管执法力度,证监会将依法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融券业务平稳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了解,本次出台融券业务主要体现三个导向:一是进一步加强融券业务监管,落实“以投资者为本”的理念;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对于市场关注的热点予以回应;三是首次提出严禁融券变相T+0,体现了维护市场公平交易秩序的理念。

结合市场情况,从去年10月起,证监会陆续采取提高融券保证金比例、完善“限售股不得融券”规定、降低转融券效率、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等措施,本次是加强融券业务监管的又一重要举措。

从相关安排来看,进一步提高了融券的难度,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可以减轻市场抛压;并强调打击利用融券交易实施不当套利等违法违规行为,再次强调了监管“长牙带刺”。

从具体举措来看,上述分析人士认为,暂停新增转融券规模直接限制了融券最主要的券源,但同时强调了“存量逐步了结”。

在他看来,既对存量安排提出了要求,又提出了“逐步”解决,预计在维持市场平稳运作的前提下,融券规模将平稳有序下降。

“实际上限制融券T+0,有利于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公平交易权利。”上述分析人士解释称,融券变相T+0行为利用了借入证券可以当天卖出的特点,与买入行为结合,通过高抛低吸,获得股价日内波动收益。

此前,证监会已两次出手规范融券行为,从严监管。

去年10月,为加强融券业务逆周期调节,证监会表示,阶段性收紧融券和战略投资者配售股份出借。出借端,为突出上市公司高管专注主业,取消上市公司高管及核心员工通过参与战略配售设立的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出借,适度限制其他战略投资者在上市初期的出借方式和比例。

数据显示,截至1月底,战投出借余额降幅近四成。其中科创板战投出借余量从1.97亿股下降至1.27亿股,创业板战投出借余量从2142万股下降至492万股,对应两板块融券余额从223亿元和112亿元分别下降至153亿元和87亿元。

今年1月28日,证监会表示将全面暂停限售股出借,将转融券市场化约定申报由实时可用调整为次日可用,对融券效率进行限制。沪深交易所同步决定,暂停战略投资者在承诺的持有期限内出借获配股票。证监会提及,此次优化融券机制,主要体现的监管意图之一是突出从严监管,阶段性限制所有限售股出借,进一步加强对限售股融券监管。

自上述安排发布后,不少券商修订业务合同、调整交易规则,进一步加强业务管理,防范两融业务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系列融券监管举措来看,核心是为了严打借融券之名行绕道减持、套现之实的违法违规行为,以及打击变相T+0交易,约束不当套利行为,提升市场公平性。

显然,完善两融业务交易规则,有助于保护投资者权益。

  • “以投资者为本”建设资本市场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1月24日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资本市场运行情况及工作考虑的汇报,作出一系列部署,证监会正在抓紧落实推进。

王建军还表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要在制度机制设计上更加体现投资者优先,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

“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的提出,引发市场关注。在业界看来,这是近年来在以注册制改革为牵引、资本市场深化改革背景下的首次提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王建军介绍,一是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质量突出体现在给投资者的回报上。二是回报投资者要发挥证券基金机构的作用。三是梳理完善基础制度安排。全面评估发行定价、询价等机制,支持更多投资者参与,增强投资者获得感。把公平性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健全适合国情市情的量化交易监管制度,优化完善减持、融券、转融通等制度规则。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强调“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这是一个具有指引意义的表态,是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精神的进一步落地。

有券商人士也认为,强调投资者为本的理念,并强调在制度机制设计上更加体现投资者优先,让广大投资者有回报、有获得感,同时全面加强金融监管。

在监管方面,国常会指出,要加强资本市场监管,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打造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要采取更加有力有效措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要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王建军也表示,建设以投资者为本的资本市场,必须依法全面加强监管,特别是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我们将坚守监管主责主业,落实好金融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加快完善更加严格的资本市场监管执法体系,增强监管穿透力。特别是进一步健全资本市场防假打假制度机制,保持“零容忍”高压态势。对于欺诈发行等严重损害投资者利益的违法行为,坚决重拳打击,让其“倾家荡产、牢底坐穿”。对参与造假的中介机构一体追责,让其痛到不敢再为。

王建军还强调,“坚持以投资者为本,本立而道生。保护好投资者,切实增强投资者的获得感,市场一定会走出短期的困扰,回归到稳定健康发展的道路上来。我国经济的前景是光明的,我国股市的前景是光明的。”

  • 政策持续发力有望催化春季行情

很多机构认为,近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市场注入“强心剂”,有望助力市场短期反弹,并预计春季行情可能于春节前后开启。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表示,A股市场在经过前期大幅下跌后,很多优质个股已经跌出价值,这可能会吸引中长线资金入场布局。在市场处于历史底部区域时,信心比黄金更重要,而一系列政策利好的出台以及国家队入市资金量逐步加大,可能会逐步地改变市场调整的局面,进入到筑底反弹阶段,投资者对于优质股票以及优质基金,要保持信心。

湘财证券分析师仇华在最新研报中也称,“政策面上,在市场降息预期落空与超常的降准之间形成市场持续大起大落。而政策对市场的呵护,也在市场的持续下跌中,逐步向投资端倾斜,有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端和投资端的平衡,为我国资本市场长远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

“政策密集出台对市场预期的提振是脉冲式的,新形成的乐观预期和市场水温不会骤降,预计指数大幅反弹之后,节前看短做短,指数分歧上升震荡为主勿追高,红包行情进入板块扩散;中期角度增长预期缺乏上修动力和交易结构待出清,底部待夯实。”国泰君安说。

有机构人士还指出,A股春季行情可能延后开启,但是会到。

华金证券策略分析师邓利军认为,春季行情开启多源于流动性和政策宽松,结束可能受基本面、流动性等边际转弱影响。2024年春季行情可能延后开启和结束:一是经济和盈利修复偏弱,基本面的边际改善需要更多的时间;二是海外流动性宽松预期反复,国内宽松可能延后到春节前后;三是基金、外资等调仓由2023年底延后至2024年初,对春季行情开启和结束节奏有影响。

光大证券也称,市场经过前期的调整,当前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叠加政策不断发力,A股市场的春季行情有望逐步到来。并且,从历史来看,A股在2月通常表现较好。由此多重利好因素叠加,市场有望筑底反击。

在配置上,光大证券预计,2月市场风格或介于均衡与顺周期,建议投资者关注石油石化、非银金融、医药生物、传媒、基础化工及电子等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