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吴泽鹏 杨夏 魏官红 每经编辑:杨夏,魏官红

近期,中证转债指数出现连续下跌。

6月24日,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42%,收于383.2点,其中广汇转债、岭南转债跌停,多只转债价格下跌幅度为10%左右。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当日收盘,已有96只可转债跌破100元面值大关。

Choice数据显示,中证转债指数6月25日收涨0.41%,凯中转债、岭南转债涨20%,起步转债涨18%;东时转债跌超19%,广汇转债跌超16%。

年初至今,多只转债价格下跌超过30%,一向被认为“进可攻,退可守”的可转债价格出现如此巨大的波动,部分公司更是陷入“股债双杀”泥潭。有哪些风险因素在推波助澜,普通投资者该如何避雷?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对年初至今转债价格下跌幅度超过30%的可转债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四大类风险事项。

面值退市警报

根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6月24日收盘,转债正股价格低于2元/股的转债个数为11只,转债余额约为143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其中,ST中装、ST东时两家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的上市公司收盘价分别为1.12元/股、1.04元/股,逼近“1元”警戒线。

如今已拉响“面值退市”警报的岭南股份、广汇汽车受到市场广泛关注。岭南股份主要业务为规划设计、水利水务水环境、市政与园林、文化科技与旅游等。近年来因行业周期性波动及市场供需变化的影响,公司资金吃紧,出现亏损。2022年年末,广东省中山市国资入主公司,对公司的融资、订单、征信等有一定推动作用,但尚不能扭亏。2023年年报显示,公司连续两年亏损,2024年一季度继续亏损超9000万元。公司6月24日收于每股0.84元,连续两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1元,岭南转债则收于51.265元,再创历史新低。当日晚间,岭南股份公告,公司股东的关联方华盈投资拟增持公司可转债或通过集中竞价或可转债转股、大宗交易等方式增持公司股份,本次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800万元。

广汇汽车业务范围涵盖销售、租赁、维修、保险、二手车等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截至6月24日收盘,广汇汽车股价连续3个交易日低于1元,“广汇转债”继续下跌20%,收于46.034元,公司股票及广汇转债存在因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情形被上交所终止上市的风险。

面临回售风险

由于正股价格持续低迷,部分可转债品种也出现了回售压力。一般情况下,若公司股票在任何连续3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格低于当期转股价格的70%,可能就会触发可转债的回售条款。兴业证券研报显示,从6月以来,包括鹰19转债、回盛转债、龙大转债等品种,均面临回售的担忧。而在债底失效的背景下,转债的下跌,又进一步加剧了回售的风险,以及弱化了下修的效果。

以山鹰国际发行的“山鹰转债”及“鹰19转债”为例,两只转债年初至今价格已分别下跌21%和38%。据了解,山鹰国际主营纸品生产和销售。此次不是山鹰国际第一次遭遇“股债双杀”,公司股价已经逼近1元面值退市线。

为缓解回售压力,6月21日晚,公司公告,董事会提议向下修正“山鹰转债”及“鹰19转债”转股价格。部分董监高拟购买公司在二级市场流通的可转换公司债券,使用资金总额不低于230万元。不过从6月24日的转债走势来看,市场对回购、下修等举措表现了积极态度,“山鹰转债”及“鹰19转债”价格分别上涨11%和5%。

苏州科达发行的科达转债也面临类似的情况,公司正股股价持续低迷,连续多日低于转股价格的70%。不过苏州科达截至目前并未选择下修转股价格。6月24日,“科达转债”价格约下跌4%。

关注监管风险

近期,四部门印发的《关于办理证券期货违法犯罪案件工作若干问题的意见》明确指出将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财务造假、侵占上市公司资产、内幕交易、操纵市场和证券欺诈等违法犯罪案件。

在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若涉及财务造假等违法行为同样可能增加公司的退市风险,从而对转债价格造成负面影响。如ST中装,2023年12月收到证监会出具的《立案告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根据有关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立案。

ST中装成立于1994年,当前主要业务为建筑装饰。因近年建筑装饰行业下行,公司应收账款坏账增加,资金较为紧张。2024年以来,中装建设短期借款及应付票据陆续到期,银行收紧信贷敞口,无法正常续贷,进一步加剧企业面临的偿债压力。

截至5月25日,中装建设货币资金余额仅剩3亿元,其中受限的诉讼冻结金额1.39亿元,农民工资户等受限金额0.73亿元,公司已无资金用于偿还到期债务。5月,中装建设被债权人申请重整。截至6月24日,ST中装对应转债年初至今已下跌68%,位列可转债跌幅首位。

2024年4月,海南证监局向普利制药发出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决定书显示,海南证监局在现场检查中发现公司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等财务信息披露不准确。随后,公司称无法按时完成2023年年报编制工作。目前,公司仍未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公司股票及普利转债已于2024年5月6日起停牌。此外,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已决定对普利制药立案调查。6月17日,中证鹏元决定将普利制药主体信用等级及其发行的“普利转债”债券信用等级列入信用评级观察名单。目前公司转债同样在停牌中,不过截至停牌前,“普利转债”年初以来已下跌32%。

公司经营承压

业内普遍认为,近期可转债市场出现一定程度的非理性下跌。《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一方面这与市场板块持续震荡走弱有关,另一方面,不少正股公司面对较大的经营压力。2024年3月末,博汇股份收到补税通知,公司需缴纳从2023年7月至今的约5亿元消费税。6月13日,公司发布公告称,基于目前公司经营资金困难,决定从6月12日起对40万吨/年芳烃抽提装置、40万吨/年环保芳烃油生产装置及相关配套装置进行停产。次日公司股价和可转债“博汇转债”双双跌停。一季度,博汇股份亏损9942.68 万 元 ,同 比 下 降284.55%。截至3月底,公司共计提减值损失2680.23万元。

帝欧家居则是吃了下游产业链的“亏”,公司主要产品为瓷砖、陶瓷卫浴等。6月初,公司公告称与13家房地产企业进行债务重组。相关房企“以房抵债”,抵偿其所欠付帝欧家居的货款共计约2.20亿元。2023年,帝欧家居归母净利润亏损6.58亿元,截至2023年末,公司合并报表未分配利润为-6.89亿元,实收股本为3.85亿元,公司未弥补亏损金额超过实收股本总额三分之一。

芳源股份主营产品是三元前驱体,2021年下半年在A股上市,2023年公司收入21.02亿元,归母净利润-4.55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8.37%、8921.09%,该企业对大客户依赖较大,2023年向前五大客户销售合计占比达86.24%。2023年,公司的募投项目(年产5万吨三元前驱体和1万吨锂盐产线)已建成投产,公司称建成投产后,产线调试、产能爬坡存在一定周期,固定资产折旧、人工成本、摊销费用等固定支出增加导致公司当期单位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6月24日,“芳源转债”价格下跌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