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低价可转债的抛售将如何演绎?对此,国投证券进行了一场极端推演。

周一,国投证券分析师尹睿哲和李玲发表报告称,整体来看,如若转债会走到退市或违约的极端情形,在此之前往往已经有显著的负面舆情出现,包括主体评级遭下调、正股被实施风险警示、股价临近或跌破面值等。

其余无负面舆情的公司,由于有下修条款的存在、其退市/违约风险可能并不像此刻投资者所担心的那样严重, 在调整中也带来新的机会,当前位置可积极识别被错杀的低价品种进而参与。

低价转债调整的背后

上周低价转债的调整开始由点及面大范围扩散,目前偏债转债YTM已逼近21年、与18年相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投证券指出,低价调整表面看来是因为评级调整,但实际上一方面转债剩余期缩短、偿付问题逐步凸显,导致其期权价值下行。

转债再融资新规放开后、18年来到发行高峰, 按照6年的主流期限,从今年开始未完成提前转股的转债也逐步面临到期的问题。剩余面临到期的转债,虽然也期望通过下修转股价的方式完成促转股,但由于股价弹性不足、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终将面临偿付,而从今年开始此类转债数量显著增加,其中市场对岭南/山鹰两只有较大担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外由于新发转债的缺失,今年以来、存量转债平均到期年限加速缩短,已经降低至3.3年, 剩余期限在3年以内的转债数量逼近一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年初以来经济疲软权益弱势、强监管加剧小盘退市担忧,隐形债底被进一步拉低。

低价转债的三种猜想

国投证券表示,截至目前大部分个券的信用风险仍然在预期层面演绎,如果正股信用负面走向极端,转债将面临以下几种情况:

1. 正股与转债一同退市,进入退市板块交易、转债与正股的流动性与价值都发生急剧萎缩,可转债基本等同于违约(搜特已违约,蓝盾/鸿达均处于违约边缘),因此当前最需要警惕的是股价接近 1 元的正股对应的转债、距离退市最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正股重整导致转债退市,转债中正邦/全筑均重整成功、正股正常交易,但转债因重整退市作为普通债权申报、最终进行“小额刚兑、大额转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正股正常存续、而转债到期/回售违约,目前尚无转债有此类情况发生,参照信用债企业违约后有自主协商和求偿诉讼两种路径,最后情况往往是展期或进行债务重组。

从已经发生过债券违约的上市公司来看,债券违约超过 50%的上市公司仍处于正常上市状态,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违约的不可测性;从评级的角度来看,企业违约之前主体评级不少已经经 历过向下调整,其中评级到 A 及以下的占比超过 50%、评级也仍有一定的预警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主要观点来自国投证券,作者:尹睿哲(S1450523120003)、李玲(S1450523120005),原文标题:《信用负面的极致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