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 黄忠

通讯员 张芙蓉 王国行 邓燕

日前,在湖北宜昌当阳市检察院的调解下,申请民事执行监督的小高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并拿到1.5万余元执行款。

这是当阳市检察院打通“最后一公里”,成功将检察机关服务群众触角延伸到老百姓家门口的又一个成功案例。像这样倾力为群众解难题和烦忧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

前不久,湖北省委政法委对101个湖北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先进典型进行通报表扬,当阳市检察院“打造‘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工作法榜上有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搭建智能化平台,方便老百姓反映诉求

“如果行政执法机关、侦查机关、审判机关等不正确履职损害了您的合法权益……请您扫一扫‘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二维码!”

12月20日下午,当阳市客运站。候客大厅内的一块屏幕上,滚动播放着相关提醒。类似的视频和宣传单,在当阳的各公共场所、党群服务中心、乡镇、社区、乡村随处可见。

老百姓对检察工作不大了解,如何从群众需要出发、从解决问题入手,架起联系人民群众的“连心桥”?为此,当阳市检察院搭建了智能化服务平台。

“一般来说,让群众安装一个手机APP都会觉得麻烦,我们干脆就把这个平台放到微信上,扫一扫就能进去。”当阳市检察院检察长李云坦言,既然是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就应该把工作平台的入口推送到“老百姓的家门口”,方便人民群众找到检察官。

李云检察长作为公益诉讼起诉人宣读起诉书

李云介绍,该院搭建智能化服务平台后,群众“扫一扫”家门口的二维码,就能了解检察机关职能作用、群众诉求受理范围,向检察机关进行举报控告、提出申诉、申请国家赔偿、司法救助,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反映诉求、寻求救济。平台自2018年搭建以来,群众关注人数突破100000+,共反映诉求3200余件,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向市民介绍家门口的检察院

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问题大于天。

当阳市检察院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接待中,他们坚持对待来访群众要热心、听取群众意见要细心、释法说理要耐心、解决问题要诚心的“四心”原则,严格落实“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一杯热茶温暖人心,一句贴心话化解心中之梗,一段法言法语解除心头疑虑,他们用自己的辛勤工作换来了人民群众满意的笑容。

检察接单,把问题解决在家门口

群众反映问题后,如何有效解决?李云介绍,该院坚持把便捷让给群众,把难题留给自己,通过“一码关注、一键网申、一窗受理、一部审查”,让群众“按键下单”,检察机关“接单速办”,把诉求解决在家门口。

与此同时,构建“检察官+网格员+律师+听证员”多元解纷模式,运用“司法救助+社会帮扶”多元救助机制,把矛盾化解在群众家门口。2018年以来,当阳市检察院依法妥善解决群众诉求524件、化解矛盾纠纷511件。

群众扫码关注

2022年8月,张某通过服务平台反映,其子因腿疾在某医院住院治疗后大小便不畅,张某认为是医生诊疗不当所致。多年来,张某父子二人历经12次诉讼与监督程序,还多次到相关部门信访。该院受案后,通过耐心释法说理,引导张某放弃不合理诉求。鉴于张某儿子自幼肢体残疾,张某收入难以承担后续治疗费用,当阳市检察院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最终,张某自愿息诉罢访,并赠送了一面锦旗,这起久拖不决的积案终于得以化解。

在涉法涉诉重复信访专项治理工作中,信访人王某某的妻子因交通事故去世,通过诉讼赢了官司却无法执行赔偿到位,家庭生活困难,多次在政法各部门上访。当阳市检察院检察官立即调阅卷宗,了解判决执行情况,到王某某家中实地调查,通过所在村核实其家庭情况。经查,王某某符合国家司法救助条件,遂依法启动国家司法救助程序。为尽快解决信访人的实际困难,加快审批程序,缩短办案时间,为王某某一家申请国家司法救助金10万余元。

群众送来锦旗

人民监督员刘晓艳也分享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今年4月,她接到一位检察官电话,原来,一位群众通过“老百姓家门口的检察院”微信小程序反映,他家附近一段500余米长的道路坑洼不平。随后,她和检察官一道,展开现场核实等工作,并在检察官协调、联系下,成功争取到建设资金,并迅速到该段路面进行改造工作。今年9月,该段路面改造顺利竣工,当初反映问题的群众专门制作锦旗,送到检察院和社区。

李云介绍,该院通过平台接收、办理群众申诉165件,将公平正义送到群众家里。平台实现以案促治,发出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等社会治理检察建议9份,向行政机关移送行政违法线索4件,实现以“我管”促“都管”,以“检察之力”助力基层之治。

(通讯员供图)

(来源:极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