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春秋(2)文侯之命 晋国始大

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彊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方伯。

周平王东迁后,王室衰微,逐渐失去周礼这一传统政治秩序束缚的诸侯们,彼此之间开始“强并弱”的吞并战争。就在这时,齐、楚、秦、晋四国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天下政令发布开始由天子之手转入诸侯之手。其中,位于王室北边、居于今天晋南地区的晋国,显得尤为强大。

这一年,晋文侯姬仇与郑武公、秦襄公等诸侯共同出兵,护送周平王由镐京东迁洛邑。为表彰晋文侯的功绩,周平王将晋文侯封为“方伯”,也就是“诸侯之长”的意思。周平王还赏赐秬(音同“巨”)(音同“唱”)和圭瓒给晋文侯,并作了一篇名为《文侯之命》的策书给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平王策命晋文侯

什么是秬鬯?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说,秬鬯是用黑黍米和郁金汁液混合在一起烹煮后酿造的一种酒,酒的气味芬芳,令人闻之而心情舒畅。作为中国古酒之一,秬鬯在商周甲骨文、金文和先秦文献中出场频率颇高。同时,秬鬯也是古代用于祭祀降神及赏赐有功诸侯和大臣中功勋卓著者的“九锡”之一,为重要礼器。

搭配秬鬯,周平王赏赐给晋文侯的另外一件礼器为圭瓒。《诗经·大雅·江汉》有言:“厘尔圭瓒,秬鬯一卣(音同“有”)

圭瓒,是用来盛装秬鬯的玉制勺形酒器。《周礼·典瑞》提到“祼(音同“贯”)圭有瓒,以肆先王,以祼宾客”,就是说,把圭瓒装好秬鬯,用来祭祀先王和赏赐前来朝觐的诸侯。

盛装秬鬯的圭瓒

为表彰晋文侯的勤王大功,再加上晋文侯与周平王同姓,且晋国乃大国,因此,周平王在《文侯之命》这篇策书中,首先称呼晋文侯为“父”。《仪礼·觐礼》中说,当时,周王称呼同姓大国的诸侯为伯父,称呼异姓大国的诸侯为伯舅,又称同姓小国的国君为叔父。称异姓小国的国君为叔舅。

接着,周平王以“丕显文武,克慎明德”之语,来追溯先祖周文王、周武王伐纣灭商、定鼎天下的功绩。因为有了文王、武王的德行,上天才降下福报给周室,把周的德行名声传播于四海。另外,周文、周武重用贤臣治理天下,西周因而变得兴盛繁荣。

随后,周平王感叹自己年纪轻轻接过周室重任,身上担子很重。上天降临惩罚在平王身上(指“镐京陷落、周室东迁”),让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让镐京遭到敌军入侵而毁灭。因此,周平王呼吁以晋文侯为首的诸侯长辈们速来帮助他渡过王室危机。

再往后,周平王开始吹捧晋文侯,盛赞晋文侯执政能力,说他能够统御晋国文武群臣、联合天下诸侯共同发兵,在王室最为困难危险的时刻,保住并延续了周王血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晋文侯姬仇

然而,保护周平王在洛邑安顿好后,晋文侯还要回返晋国。所以,在《文侯之命》中,周平王宣布赐给晋文侯黑黍香酒一卣、红色的弓一张、红色的箭一百支、黑色的弓一张、黑色的箭一百支,以及四匹马,勉励晋文侯好好治理晋国的土地和人民,当好周王室的藩屏。

颁赐《文侯之命》一事表明,周平王正式将王室的部分礼乐教化和征伐大权给了晋国。晋国有了“代天子行事”的巨大权力。

那么,晋国为何会有如此强的实力保护周王东迁?周王又为何这么信任晋文侯?这一切,还要从晋国的建立说起。

晋国的先祖,是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也就是姬虞。唐叔虞的母亲是开周功臣姜子牙的女儿。相传周武王当年与唐叔虞的母亲相会前,梦见上天告诉武王,有一个女子将会与他结合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要取名为“虞”,将来要把他封在“唐”地。

御龙氏刘累

“唐”地,在绛州翼城县西边二十里,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西边。这里当初是帝尧后裔的封国。帝尧有一个后代就刘累,以擅长饲养龙而闻名。当时的夏朝君主孔甲听说后,让他饲养雌雄两条龙,并赐姓御龙氏。后来,有一只雌龙死了,刘累就把它剁成肉酱并烹煮成美食献给夏王孔甲。孔甲觉得这道菜特别美味,就向刘累求问还能否再次烹饪。刘累害怕雌龙死去的消息迟早被孔甲知道,就率领族人迁居到鲁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于是,孔甲又分封了刘累的孙子在原“唐”地。

这个唐国历经夏商两代,到周成王的时候举兵叛乱,最终被周成王讨灭,唐国族人被周成王西迁到“杜”地,其位置在今西安市附近。迁到“杜”的唐国,被周成王封为伯爵,唐国子孙就以“唐杜”为氏,称“唐杜氏”。

尔后,周成王开始处理原“唐”地问题。一天,周成王与弟弟叔虞正在玩游戏。周成王将桐叶削成圭的形状送给叔虞,并说“要将一块地封赏给叔虞。”在一旁的史官连忙记下周成王这句话,并要求成王兑现诺言。

周成王表示,这不过是一句戏言罢了!史官告诫周成王:“天子无戏言,天子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被史书记录下来,并用诗书礼乐去传颂它。”因此,周成王就把叔虞封在刚刚征服的“唐”地。因此,叔虞又被称为“唐叔虞”。

周成王唐叔虞“剪叶封桐”

唐地位置重要,位于黄河、汾河的东面,有方圆百里之大。周成王与叔虞“剪叶封桐”的故事说明,当时的周王急需一名亲信,到新征服的汾河流域去建立统治,拓展周人的统治地域。而作为周成王弟弟的叔虞,是再适合不过的角色了。

当时,唐地有一条河流名叫晋水,经郦道元《水经注》和登载在《山西日报》上的一篇文章《晋水源流在绛县》的考证,晋水就是流经今山西省绛县的浍河。以“晋水”为名,到唐叔虞的儿子姬燮时期,唐国正式改名晋国,姬燮就成为了晋国首任晋侯。

晋侯姬燮迁都到晋阳(今太原)北边二里处,一座曾经帝尧修筑的城池,将其作为国都。这座城池的北段城墙到南北朝时期仍然存在,并被时人徐才记载在《宗国都城记》内。直到上世纪50年代末,当地还存在有高约数米的城墙遗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磨里峪的晋源坪(中国日报网)

从晋侯姬燮开始,晋国历经了晋武侯姬宁族、晋成侯姬服人、晋厉侯姬福、晋靖侯姬宜臼(与周平王同名同姓)前后五代父死子继的国君。这五代国君在位期间,没有详细的年代可以考证。直至晋靖侯十七年(公元前841年)周朝国都镐京发生“国人暴动”时,才有具体年代可考。

公元前840年,在位十八年的晋靖侯去世。其子姬司徒继位,是为晋釐侯。晋釐侯十四年(公元前828年,此中差了两年,当为司马迁误记),周宣王继位。四年后,晋釐侯去世,子晋献侯姬籍继位。又过了十一年,到公元前813年,其子晋穆侯姬费王接替君位。

晋国始祖唐叔虞

公元前809年,晋穆侯迎娶齐国宗室女齐姜为夫人。公元前806年,晋穆侯跟随周宣王出兵征伐条戎(分布在今山西省运城县中条山北鸣条岗一带的戎人)和奔戎(可能也在今中条山附近),但周王室军队不幸战败。同年,晋穆侯生下太子姬仇,也就是之后护送平王东迁的晋文侯。

公元前803年,晋穆侯又讨伐了千亩之戎(在山西介休),并取得了胜利。《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说,晋国这年在一个叫汾隰(汾河边的低洼处或新开垦的田边)的地方击败了北戎。据此可以推测,千亩之戎应该是北戎的一个部族。可以说,晋穆侯时代,通过数次征讨戎人的战争,晋国在汾水流域的势力得到进一步扩展。

春秋初年的晋国

与上次作战一样,这次战争的同一年,晋穆侯又喜得一子,名为姬成师。这个小儿子出生后,晋国人师服发现成师生有异象,实乃国君之相。师服感叹道:“太子姬仇,其名寓意仇恨,小儿子成师寓意其日后必将成就大事。嫡子庶子的名字悖逆颠倒,恐怕晋国的动乱将要到来啊。”师服这句话,就是对日后成师后代在晋国发动“曲沃代翼”的真实写照。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处按下不表。

公元前785年,在位二十七年的晋穆侯去世,弟弟殇叔自立为晋国国君。前太子姬仇担心被其叔叔加害,就出逃而走。殇叔当了四年国君,到公元前781年,英明果决的姬仇带领自己的党羽杀回晋国,除掉殇叔,登上君位。这就是一代明君晋文侯。

晋文侯十年,即公元前771年,犬戎攻杀周幽王,晋文侯出兵勤王,护送周平王东迁洛邑,在天下诸侯之中取得了极高的威望。再加上后来于公元前750年攻杀周携王,彻底奠定周平王正统地位,晋文侯就此达到其在位时的国势顶点。

参考资料

《史记》

《尚书正义》

《经典释文》

《诗经》

《仪礼》

《毛诗传》

《周礼》

《康熙字典》

《史记集解》

《括地志》

《左传》

《水经注》

《宗国都城记》

《竹书纪年》

《古本竹书纪年辑证》

《说文解字》

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

刘凯《九锡渊源考辨》

山西日报·刘玉栋《晋水源流在绛县》

中国日报网《晋水源流在绛县》

微晋源《城北村下埋着4000年的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