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唐玄宗年间,50多岁的安禄山,为讨唐玄宗的喜欢,请20多岁的杨贵妃,收他为养子,没想到这竟然得到玄宗的同意。

除此外,安禄山还经常为玄宗献舞。然而,此时的安禄山,异常肥胖,腰围增大到了膝盖以下,体重高达330斤,走路时需要用双肩提起身体,才能行走。但在唐玄宗面前,安禄山跳胡旋舞时,他却像旋风一样灵活迅捷。

屡献殷勤的安禄山,也得到了玄宗的极度宠爱,以致安禄山发动叛变时,玄宗竟直呼:“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禄山,原籍营州柳城(今辽宁朝阳),他的继父是突厥人安延偃。他生活在东北,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他会讲六种少数民族语言,并经常担任贸易中介人。

后来,安禄山被幽州节度使张守珪,收为养子并留在军中。由于安禄山的骁勇善战,他逐渐崛起成为节度使。

在与奚、契丹的战争中,因贪功贸然进兵而遭败绩。张九龄察觉安禄山有谋反迹象,并劝玄宗处死他,但反遭指责。

此后,安禄山通过贿赂纷纷得到朝廷大臣的赞扬,迅速攀升,在玄宗的提拔下,成为平卢节度使。

安禄山除了通过贿赂,赢取了朝廷大臣的支持外,还极力表现出对玄宗的忠心,在玄宗面前一再表达自己的效忠。

安禄山甚至请求二十多岁的杨贵妃,将他收为养子,并得以进入宫闱。

在此后的时期里,安禄山备受荣宠,甚至有过超过皇宫的富丽堂皇的住所,更不断获得珍禽野味、马匹和古董等重要赏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玄宗不断封给安禄山达官厚禄并给予他节度使职位,安禄山掌握的部队数量如此之多,已经足以和朝廷发生冲突。

玄宗未能意识到这种风险。太子李亨认为玄宗对安禄山的恩宠过于盲目,但玄宗却执意不听。

因为玄宗的过度恩宠,安禄山逐渐壮大了自己的力量,看到朝政颓败,军备废弛,于是动起了叛乱之心。

他通过招兵买马集结了众多的武士和文臣,其中汉族失意文人如高尚和严庄成为了他的谋士,这个实力强大的军事集团不断成长。

当时的宰相李林甫对安禄山十分敬畏,而其继任者杨国忠则轻视他,二人在对安禄山是否谋反问题上产生了争执,但玄宗仍不理解。

玄宗对安禄山的恩宠深信不疑,认为即使安禄山有谋反的想法,也不会去做。他不断晋升安禄山的官职,并满足他对部下提升职位的需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安禄山回到范阳后,就称病不见朝廷派来的使臣,并暗中招兵买马。

与此同时,杨国忠四处搜寻证明安禄山谋反的证据,杀了他的几个门客,激起了他的义愤,决心立刻发动叛乱,而他本来想等到玄宗去世再作乱。

755年11月,安禄山趁机入朝诛杨国忠,在范阳起兵叛乱,很快占领了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直逼东都洛阳。

封常清、高仙芝被派往抵御叛军,但由于所招募的士兵缺乏作战经验,导致洛阳失陷。监军宦官边令诚在玄宗面前毁谤封、高二将,导致两人遭斩,哥叔翰接任。

此时,安禄山已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欲夺取长安。然而,他被潼关阻挡住了前进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河北后方颜氏兄弟起义征讨安禄山,河北17郡响应,合兵二十余万。虽然最终失败了,但颜真卿和颜杲卿的行动,牵制住了叛军西侵的进程,有效支援了唐朝在中原战场上的斗争。

郭子仪、李光弼在河北屡屡告捷,直逼安禄山的老窝范阳,导致安禄山欲放弃洛阳而返回去保范阳。

原本唐军的战局非常有利,但杨国忠对哥叔翰产生了无端的猜忌和怀疑,屡次劝说玄宗让哥叔翰出兵,导致哥叔翰无奈出击并中了叛军的伏击,最终投降了叛军。

此时,潼关失守,长安处境危急,玄宗只得携带皇后、太子、杨国忠等人逃往四川避难,途中饥寒交迫。

行至马嵬驿时,由于禁军将士认为杨国忠是造成形势恶化的罪魁祸首,于是在禁军首领陈玄礼的带领下,将其杀掉。接着,他们逼迫玄宗赐死杨贵妃。

马嵬驿事变中,将士们杀了杨国忠,逼迫杨贵妃自尽,玄宗心灰意冷但继续西行,太子李亨留下,北上至朔方节度使所在的灵武,即位为肃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安禄山已率兵进入长安烧杀抢掠,老百姓期待唐军到来。新朝廷决意讨平叛贼、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