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年,蒙古国正式颁布了一项关于语言改革的政策,其中决定正式恢复使用传统蒙文,也就是所谓的“回鹘蒙文”。

要知道蒙古国在被分裂出去之前,与我国内蒙古一直使用着同样的文字,“回鹘蒙文”。

这一沿用,时间长达700余年,直到1945年独立出去之后,才放弃了回鹘文。

回鹘文对于蒙古国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要知道古时候的蒙古国,历史文献记载无一例外使用的都是回鹘文,蒙古国独立后的放弃,使其一度无法研究其过往历史。

蒙古国之所以此前放弃了回鹘文,与苏联的介入有着直接关系。当年其听信了苏联的承诺,不顾国人劝阻,执意要选择独立,如今看来也是一段屈辱的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蒙古国与回鹘文

在我国华夏历史文明的进程中,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的,是被称为“游牧民族”的部落文明。

它们从先秦时期就与中原文明平行发展,如我国商周时期,它们叫作“匈奴”和“东胡”;我国汉朝时期,它们称为“匈奴”;我国晋、南北朝时期,它们称作“鲜卑”和“乌桓”。

隋唐时期,它们称为“突厥”;宋朝时期,它们称作“女真”;明朝时,又叫作“瓦剌”等。

关于游牧民族的文明演变,文史君在文章《“匈奴、鲜卑、柔然、突厥、蒙古”游牧民族的兴衰史,比华夏还精彩》中进行了简述,有兴趣的读者可点击以上文章标题进行阅读。

以上游牧民族的历史演变,在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前,都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

13世纪初期,公元1204年铁木真征伐游牧民族各部落,俘获了“乃蛮部落”的掌印官塔塔统阿。

乃蛮部落是草原上曾经的四大部落之一,与西辽接壤,从西辽学习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在草原上,乃蛮部落一直以来也被誉为“先进”的代表。

由此,成吉思汗在俘获了塔塔统阿后,就令其为蒙古制定一套可以记载和传承的文字。于是,塔塔统阿就采用回鹘的字母为蒙古创造了蒙古文。

在清朝之前,甚至包括清朝前期,蒙古的概念都是一体的大蒙古,没有内、外蒙古之分,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回鹘蒙文。

到了清朝中期,为了统治管理之便,逐渐有了内、外蒙古的概念,但所使用的文字都是回鹘文,内外蒙古的外贸交流仍是有机的一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蒙古与“西里尔蒙文”

文献记载,成吉思汗创立了“回鹘蒙文”后,有力地推动了蒙古国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尤其是,到了16世纪,随着回鹘文的佛教经典在蒙古广泛传播后,回鹘文得到了大规模的普及,其文字形态也开始定型。

到了清朝中期,原本一体的蒙古国在统治管理的需求下,逐渐分化出了内、外蒙古的概念。虽然当时所用的文字都是回鹘文,但外蒙古在沙俄的忽悠下,内部有了一定的分化和松动。

外蒙接壤沙俄的西伯利亚地区,沙俄领土地广人稀,为了地缘战略缓冲的要求,沙俄一直想让外蒙古从中国独立出来,以缓解西伯利亚地区的地缘风险。

1912年,清朝灭亡,我国进入民国时期。民国初年,我国内部军阀混战无暇东顾,外蒙古在沙俄的支持和鼓吹下,逐步有了强烈的独立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