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我对京剧美学的一些核心理论要素的理解,接下来的两章,重点讨论二十世纪以来京剧现代化的两条重要道路:一条道路,是以样板戏为代表的京剧舞台现代化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与所遗留的严重后果;一条道路,是京剧这样的舞台样式,在二十世纪面对影视这样的现代艺术样式的挑战如何且战且退,以及,我们的舞台艺术,如何才能真正回应其他现代艺术样式的挑战。

这一章,就讲革命样板戏。

一、样板戏的路程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中国京剧舞台上出现了大变局。在全面禁止了演出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传统京剧以后,出现了九个样板戏,分别是:《红灯记》《沙家浜》《龙江颂》《海港》《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红色娘子军》《杜鹃山》《智取威虎山》。这九个戏占据舞台十多年,可称“我花开放百花杀”,而且经历坎坷,常演不衰,至今流传。这是京剧史上一个极为独特的现象,在世界戏剧史上恐怕也是绝无仅有的。为此,中国京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同时也创造了耀眼的辉煌。这种戏剧现象是非常复杂的。半个世纪以来,对样板戏褒贬不一,评论也都小心翼翼。

大概还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样板戏始终没能被置于公平的、正确的、应有的位置上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确实,样板戏是一个太过复杂,又太过敏感的戏剧现象。但是几十年来,样板戏对我们的创作实践、对文艺观念的转变、对京剧的重新认识都有巨大的影响。可以说我们付出了那么大的代价,才得到了这份宝贵的艺术财产,实在应该珍惜,应该建立专门的部门进行研究,借以开拓京剧真正的改革和创新之路。

早在一九五八年的时候,现代京剧开始大张旗鼓地占领市场了,那年“大跃进”,各行各业头脑发热地“创奇迹”,京剧也不落后。说句实话,那一时期的“产品”大多为废品和垃圾。放卫星、赶时髦、配时政,我也追着看了一阵,真是粗制滥造,惨不忍睹。但不可否认,也出现了好戏的苗头,一些现代京剧,也就是后来样板戏的雏形,《林海雪原》《白毛女》《智擒惯匪座山雕》等剧目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此后到六十年代初,出现了《革命自有后来人》《芦荡火种》《杜泉山》(《杜鹃山》的前身)等剧目。从“文革”开始到七十年代末,形成了九个京剧样板戏。

传统京剧被全面封杀,样板戏兴起,本来并不引起老百姓特别关注的京剧,倏忽间改变了命运,居然造成了全国七亿人大学样板戏,强行的普及使老少妇孺没有不会唱几句样板戏的,京剧竟意外地被爆炸式地普及了。一九七三年,我回老家徐水县户木公社孙村营探亲,那是一个连饭都吃不饱的穷乡僻壤,居然全村人都会唱上两句样板戏。我带了把胡琴去,琴声一响,引来乡亲无数,推出几个小青年,要跟着我的胡琴唱。有两个小姑娘竟能唱《沙家浜》中大段的“风声紧”和《红灯记》中的“提起敌寇”,且调门正宫,嗓音甜美,板槽准确,表情到位,惊得我目瞪口呆,问是谁教的,没人教!都是跟着麦场上大喇叭里播放样板戏时学的。当时他们还经常跑到公社看样板戏电影。那时一天到晚都在播放样板戏,各家院里也有个小喇叭,是大队统一安装的,便于随时传达“最高指示”,传达不过夜嘛!这也为听样板戏提供了方便。家家户户墙上也都贴满样板戏的海报,两分钱一张,农民买不起,也是公社统一发的。有一张是《红灯记》中李玉和戴着手铐脚镣的海报,农民不愿贴,说不吉利,后被村干部批评教育后强行贴上了。据我了解,唱样板戏都不是强迫的,小青年们喜欢听,爱唱,说好听,听得懂。我想,假如我们像当年那样推广传统戏,会是什么结果呢?去想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