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幅丁汝昌在甲午战争后向日本人鞠躬投降的图片火遍全网,关键还是青少年读物,画不堪直视,出版这本书的人用心之险恶不敢直想。

今天就说说丁汝昌殉国的事情,和为何会有先降后死的说法,只说事实和气节,不讨论黄海海战的指挥问题和清王朝的腐朽。

黄海海战虽然北洋水师沉没了经远、致远、扬威和超勇四艘军舰,可镇远和定远两艘主力铁甲舰依然有战斗力。

日军虽取得惨胜,可单靠海军根本无力吃掉北洋水师。

丁汝昌虽不像北洋水师其他高级将领有留洋经历,最起码还上过国内水师学堂,他没接受过正规海军学习,可毕竟是打一辈子仗的战场“老油条”,对局势把握很准确。

被困刘公岛的北洋水师弹药已快用尽,想冲出日军的海上封锁不可能,唯一的希望是陆军来援。

在威海卫危机时刻,晚清名臣刘坤一和李鸿章商定,调集二十个营的兵马援助威海,还通电威海各海陆将领,只需要二十日,二十营兵马赶到就可反败为胜。

丁汝昌也多次发电报催促陆军赶快增援,如果援军及时赶到,清王朝花血本建立的北洋水师还可保全,不然真的要全沉大海了。

可清王朝陆军更是拉胯,前线的一击即溃,后援比蜗牛还慢。

到正月十四日,刘公岛上各种商人和水兵开始央求丁汝昌投降,对于商人丁汝昌一顿训斥,将他们赶走;对于士兵,丁汝昌只是好言安慰,表示让他们再耐心等几天,就有活路。

其实丁汝昌已经做好殉国的准备,只是对援军还抱有最后的幻想。他对士兵们所说的活路即是如果有援军,那么肯定得救;如果没援军,他丁汝昌肯定会殉国,士兵可自己选择活路。

到正月十七日,清王朝的援军依然渺无音讯,丁汝昌就吞食鸦片而亡。

身后或战或降已与他无关,他做了一切他能做到的。

可为什么还有人说丁汝昌是先降后死。

这个说法来自一个人——牛昶昞。这是个小人物,却是丁汝昌死后率领刘公岛军民投降日本的领头人物。

向一贯看不起的日本投降,牛昶昞也知道这是个丢人事儿,可为了丢人不丢命,他只能这么做。

但他又想做个不丢命还不丢人的人,就准备掩盖他是投降领头人的事实,将已经殉国的丁汝昌抬出来,告诉别人丁汝昌先降后自杀,投降这事儿与他牛昶昞无关。

正是有个官方投降领路人牛昶昞的误导,才会有丁汝昌先降后死的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