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再次来临,现在在全省的高考中拔得头筹我们便将考生称为“状元”,可是在古代,中状元要比今天难得多。

科举制度自隋朝始,在1300余年的科举当中,文状元一共只有700多位,并且需要在通过会试之后进入殿试,由帝王钦点为第一的考生才能被称为状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国现存最早的状元卷,出自明代状元赵秉中之手。科举史上清代的状元卷被保存下来的不少,赵秉中的这件是唯一的一件明代状元卷。

当时策论的内容是“问帝王之政和帝王之心”,赵秉中围绕这个问题,落笔如神,洋洋洒洒写下了这2460余字的大论。这2460余字,没有一处修改和涂抹。

在这张诗卷上,我们可以看到行列之间有许多小红圈,这都是诸位考官对考生诗卷上精彩处的批注,小红圈越多,证明文章越优秀,这也是文章“可圈可点”一词的来源。

在文章的卷首,保留着明代万历皇帝亲批的“第一甲第一名”的朱红大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赵秉中故居遗址

在明代万历二十六年高中状元的时候,赵秉中只有二十五岁,后来官至礼部尚书,正二品官职。

清代时科举考试通用的书体被称为“馆阁体”,明代时称为“台阁体”,它是官方释义是:“因科举制度而形成的考场通用字体”,其首要特征就是乌黑方正,整洁流畅。

赵秉中画像

赵秉中的这张“状元卷”就是典型的台阁体作品,比机器印刷的还要方正,工整。

这张状元卷原本由赵秉中的第十四代孙赵焕彬先生保存,后来上交给了青州市博物馆。在得到这件宝物之后,青州市博物馆的文物鉴定专家对其进行了联合鉴定,依旧无法确定其真伪。

这张状元卷又随即被带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专家通过其卷首的题字和鉴印,以及卷尾诸位考官的签字朱批,确定此作确为明代真迹。这张状元卷也随即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在被确定为国家一级文物之后,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赵秉中的状元卷原作还是由青州市博物馆保存,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青州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代状元卷

关于此卷还有一段故事。我们现在只能看到这一张明代状元卷也是因为赵秉中的这张试卷。

当年赵秉中告老还乡之时,曾经想到要为自己和后人留下一些纪念,于是便命令部下从保存科举试卷的府库中,将这张状元卷偷了出来。

可是状元卷作为国家科举考试的机密文件,属国家所有,在迫于无奈之下,赵秉中的部下一不做二不休,放了一把火将保存诗卷的府库烧了,这张状元卷也成了孤品。